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三十四章 不可為而為之(3/4)

作者:閃爍字數:1546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11

    問題是,除了空降部隊,還有別的選擇嗎?

    切爾溫斯基不是對俄軍沒有信心,如果對手隻是哈薩克斯坦國防軍,出動什麽軍隊的重要性並不明顯。可是在共和**隊麵前,除了空降部隊,其他部隊的反應速度明顯過於緩慢,根本不可能搶在共和**隊之前到達阿斯塔納。

    事實上,單就基本環境而言,俄軍占有明顯優勢。

    20世紀90年代初,哈薩克斯坦宣布獨立的時候,定都阿拉木圖。因為位於哈薩克斯坦東南部,緊鄰吉爾吉斯斯坦,往東300千米就是哈中邊境線,距離俄羅斯則有近千千米,所以在21世紀初,哈薩克斯坦將首都遷往位於伊希姆河上遊、距離俄羅斯不到400千米、距離共和國則有大約1200千米的阿斯塔納。由此可見,如果共和國與俄羅斯的軍隊都駐紮在邊境線附近,俄軍的行軍距離隻有共和**隊的三分之一。

    即便如此,俄軍要想搶在共和**隊之前到達阿斯塔納,仍然得抓緊一切時間。

    正是如此,會議結束之後,切爾溫斯基就直接去了郊外的機場,並且讓專門為他服務的要員專機做好了起飛準備。

    15分鍾後,一架從美國引進的垂直起降運輸機就載著陸軍司令起飛了。

    與其他要員不一樣,切爾溫斯基沒有使用商務專機,而是按照軍隊裏的標準,為自己配備了一架軍用運輸機。雖然這是一架經過特別改進的運輸機,比如在機艙內增添了噪音幹擾設備,完全按照商務飛機的標準配備艙內設備,但是比起那些更在乎享受的軍政要員。切爾溫斯基仍然顯得艱苦樸素。也許,這是俄軍的優良傳統吧。

    與商務飛機相比,軍用運輸機的最大缺點就是速度太慢。

    作為戰術運輸機,設計的時候就不會過分考慮速度性能,畢竟在執行短距離運輸任務的時候,即便將速度提高一倍,也最多隻能節約一個小時,而在其他環節上下點功夫,就能用更低的成本節約同樣多的時間。比如采用模塊化吊艙,就能在裝卸貨物的過程中節約大量時間,再加上適當改善可維護性,節約的時間還不止一個小時。

    當然,飛得稍微慢一點,也讓切爾溫斯基有更多的考慮時間。

    大約3個小時後,俄羅斯陸軍司令乘坐的飛機到達了位於葉卡捷琳娜堡郊外的列夫達營地,這裏也是俄軍近衛第1空降軍第101空降旅的駐地。

    別說番號,僅從駐地上就看得出來,第101空降旅絕對是俄軍的王牌部隊。

    以人口規模為準,位於烏拉爾山中段東坡的葉卡捷琳娜堡是僅次於莫斯科與聖彼得堡的俄羅斯第三大城市。因為葉卡捷琳娜女皇為俄羅斯曆史上最有名的女沙皇,也是彼得大帝後俄羅斯最有才華的沙皇,所以從這個名字就看的出來,這座位於西伯利亞西麵的城市在俄羅斯的重要性。僅從戰略地位上講,葉卡捷琳娜堡就是連接俄羅斯歐洲地區與亞洲地區的樞紐,更是控製西伯利亞的中心城市。更重要的是,此地東可前往遠東、南可進軍中亞、向西南則能輻射高加索地區,所以一直以來都是俄羅斯中部地區最重要的軍事要塞,更是戰略機動部隊的理想駐地。正是如此,將突擊半徑在2000千米左右的空降部隊部署在此,可以達到照顧多個方向的戰略目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第101空降旅絕對是俄軍王牌中的王牌。

    從曆史上看,俄軍空降部隊比共和國的空降部隊還要悠久。早在100多年前,即上次世界大戰中,紅軍空降部隊就在浴血奮戰,立下了赫赫戰功。美蘇冷戰期間,蘇聯空降部隊更是屢立奇功,書寫了一段又一段輝煌戰史。蘇聯解體之後,承接衣缽的俄羅斯空降部隊也在數次車臣戰爭、格魯吉亞戰爭等多場局部戰爭與衝突中有著出色表現。雖然在20年代之前,受技術裝備限製,俄軍空降部隊的戰鬥力一度急劇下降,俄羅斯當局對空降部隊的重視程度也有所下降,但是在半島戰爭之後,空降部隊再次引起各國重視,印度戰爭後,空降兵更是超越裝甲兵,成為陸軍頭號主力。正是如此,在此之前的20多年裏,俄軍空降部隊再度煥發青春,成為一支不可小看的作戰力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