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三十六章 無聲的決戰(3/4)

作者:閃爍字數:13754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13

    雖然共和國與美國並沒承認將具備主動進攻能力的戰略防禦係統對準了對方的軍事衛星係統,但是10多年來,兩國在加強戰略防禦係統主動打擊能力的時候。均像軍事評論員分析的那樣,不約而同的將對方的軍事衛星係統當成了頭號打擊對象。當然,因為擁有相對完備的軍事衛星係統的不僅僅是共和國與美國,還有俄羅斯等大國,就連一些地區性強國也擁有軍事衛星係統,所以在世界大戰級的戰爭計劃中,共和國與美國都將其他國家的軍事衛星係統列入了打擊清單,並且製訂了相應的打擊計劃。

    這次,共和國要對付的,就是俄羅斯的軍事衛星係統。

    因為外層空間幾乎是真空,聲音無法傳播,所以這是一場無聲無息的戰鬥。

    根據共和國事後公布的消息,整個打擊行動從22點45分到23點整,總共持續了15分鍾。

    事實上,整個交戰過程為30分鍾,而不是15分鍾。

    22點30分,打擊程序啟動之後,戰略防禦係統的中央計算機首先按照打擊目標清單對在軌攔截器與目標的相對位置做了全麵分析,以確定最佳打擊方式。因為中央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快得驚人,能在100毫秒內完成計算工作,並且通過高速數據鏈,在接下來的100毫秒內向在軌攔擊器發送攻擊準備指令,並且啟動在軌攔截器上的火控計算機,所以整個計算工作隻花了不到1秒鍾。

    在軌攔擊器接到攻擊指令之後,不會立即進行攻擊。

    因為在軌攔截器都是在相對固定的軌道上運行,而近地軌道航天器會有程度不等的軌道衰減現象,即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會受散逸層內極其微薄的氣體分子影響,導致軌道高度降低,所以在攔截目標之前,在軌攔截器必須進行軌道校準,以精確確定自身位置。校準的方式比較簡單,即在軌攔擊器向位於赤道地球同步軌道上的3顆定位衛星、以及位於東經120度極地軌道上的6顆定位衛星分別發射低功率定位激光束,接收發射回來的激光信號就能用三角定位法確定精確位置。當然,這套定位方法隻用在在軌攔截器上,而不用在地基與空基攔截器,原因很簡單。在軌攔截器的質量都非常有限,所攜帶的電能也非常有限,每次攔截都非常寶貴,不能隨意浪費能量,而地基與空基攔截器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在能量消耗不受限製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用連續照射來彌補精度上的不足。

    當然,關鍵還在攻擊時機上。

    如果此時共和國與俄羅斯已經相互宣戰,那麽戰略防禦係統的中央計算機就會按照戰時機製,讓眾多的在軌攔截器各自以最佳方式進行攻擊。因為共和國與俄羅斯沒有宣戰,俄羅斯當局也沒有想到共和國會如此心狠手辣,直接拿俄羅斯的戰略目標開刀,所以中央計算機在下達攻擊命令的時候,就增添了一道時間指令,即等到所有在軌攔截器都找到並且瞄準目標之後,再一同發起攻擊。

    如此一來,自然需要一個合適的時間窗口。

    雖然共和國戰略防禦係統天基攔截網絡的密度非常高,整個係統分成3個子係統,而每個子係統均由6條近地軌道上的36顆攔截衛星、以及6條大橢圓軌道上的54顆攔截衛星組成,即整個天基攔截網絡擁有270顆攔截衛星,其中234顆攔截衛星處於工作狀態,另外36顆為備用,而近地軌道上的攔截衛星能夠同時攔截2個目標,大橢圓軌道上的攔截衛星則能同時攔截5個目標,所以整個天基攔截網絡在係統完備的情況下,能夠同時攔截900個目標。要知道,即便是共和國,除了天基攔截網絡之外,也沒有900顆軍事衛星。但是如此強大的攔截能力,並不等於能夠隨時摧毀敵國的軍事衛星係統,受軌道飛行器固有性質影響,要想同時發起攻擊,平均需要20分鍾的準備時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