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三十九章 九天之上(2/4)

作者:閃爍字數:1485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17

    正是具有如此重要的威懾能力,所以在全麵銷毀核武器的大背景下,在已經完成了前兩個階段的削減工作的情況下,幾個核大國都沒有放棄戰略潛艇,反而想方設法的增強了潛射彈道導彈的突防能力,比如為其配備更多的誘餌彈頭。

    俄羅斯也不例外,其僅有的5艘戰略潛艇、以及60枚潛射彈道導彈的威脅不容小覷。

    當然,將戰略潛艇部署到北方艦隊,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遭到共和國攻擊潛艇的“騷擾”了。

    眾所周知,共和國在北大西洋上沒有軍事基地,更沒有可供部署攻擊潛艇的海軍基地。

    距離俄羅斯北方艦隊最近的,還是位於南大西洋、由阿根廷租借給共和國的幾座軍事基地。暫且不說從南大西洋北上,會遇到多少艱難險阻,僅僅是漫長的航程,就足以讓任何一艘攻擊潛艇望而卻步。從拉普拉塔河口到巴倫支海,直線距離大約14000千米,實際航程則在22000千米以上。通常情況下,攻擊潛艇的水下巡航速度均在12節以下。因此單向航行就需要41天,往返航行需要82天,而攻擊潛艇的通常活動周期在90天左右,也就是說隻能在巴倫支海活動8天。如果以持續跟蹤2艘俄軍潛艇為準,且共和國海軍的出海執勤率高達50%,也得在阿根廷部署40艘攻擊潛艇。顯然,這是很不現實的事情,因為共和國海軍總共也就隻有50多艘攻擊潛艇。這還是純理論計算,考慮到北大西洋一直是美國海軍的地盤,實際部署還會遇到更多麻煩。

    不部署潛艇,不等於不做別的事情。

    從2045年開始,共和國海軍就與軍情局等情報機構合作,加強了對俄羅斯北方艦隊經常活動的海域、特別是在俄羅斯海軍控製之下的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與楚科奇海進行了全麵勘察,甚至多次以科學考察為名,派遣性能先進、配備了特殊探測儀器的攻擊潛艇前往北冰洋,執行穿越北極冰蓋的任務。做這些事情的目的隻有一個:掌握北冰洋的水文情況,以及海底地形,確定北冰洋冰蓋的活動情況,以次來確定俄羅斯戰略潛艇的可能活動區域,以及在不同時節的理想導彈發射點。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隻要無法在北冰洋持續部署攻擊潛艇,就算掌握了俄羅斯戰略潛艇的活動規律,也無法阻止其發射潛射彈道導彈。因此做這些事情沒有多少意義,但是換個角度的話,就能看出其中的重大意義了。

    不能阻止俄軍戰略潛艇發射潛射彈道導彈,不等於對其無能為力。

    在擁有強大戰略防禦係統的前提條件下,即便彈道導彈升空,也能阻止彈頭落下。

    戰略防禦的最佳時機就是導彈上升階段,因為先進戰略導彈都采用了速燃發動機,上升階段非常短暫,所以能否及時發現與鎖定正在上升的導彈,成為關鍵中的關鍵。為此,首先就得確定導彈的大致發射區域。才能讓偵察衛星重點觀察這些區域,以便在導彈發射之後立即發出警報,讓攔截衛星馬上進行攔截。如此一來,自然要在和平時期搜集相關信息,盡可能的確定敵國潛艇的活動範圍,以及主要導彈發射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