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四十章 殺雞用牛刀(3/4)

作者:閃爍字數:13352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18

    必須承認,俄羅斯在30年代初著手開發、在30年代末完成設計、在40年代初期開始批量生產與裝備部隊、號稱世界上最後一種戰略彈道導彈的48確實是一種性能先進,而且威脅巨大的戰略武器。

    首先,48采用了速燃固體火箭發動機。正是如此,48才能在發射後20秒就離開相對危險的對流層。並且以超過以往彈道導彈一倍的速度離開稠密大氣層。縮短導彈在稠密大氣層內的飛行時間,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提高了導彈的生存概率。要知道,如果導彈在稠密大氣層內遭到攔截,別說會不會對本土構成威脅,隻要一點點損傷,就能使導彈的燃料艙發生爆炸。第一枚被擊落的導彈,也就是射向共和國首都(北京仍然是共和國名義上的首都)的那枚導彈就是因為攻擊距離最近,最晚發射,沒有趕在攔截開始前離開稠密大氣層,導彈彈體還沒有與彈頭分離的時候就被激光束罩住,不但失去了離開大氣層的機會,還使下麵上萬平方千米的區域受到汙染。

    當然,僅僅隻有速燃固體火箭發動機算不了什麽,隻有選擇合適的彈道,將係統的性能發揮出來,才算得上是真正出色的彈道導彈。

    這就是48的另外一個強項,即在攻擊不同目標的時候,可以根據目標遠近,自動選擇最合適的彈道。要自導,以往的彈道導彈,隻有固定的彈道,而攻擊不同的目標,由拋灑彈頭的時間決定。可想而知,采用固定彈道的導彈肯定更容易遭到攔截。別的不說,在采用固定彈道的時候,肯定得以最大射程來確定彈道高度,因為彈道高低決定了射程遠近,而在以最大射程的情況下,彈道高度自然最高。也就是說,導彈的飛行時間相對較長,而且需要在外層空間飛行,這等於給了對方攔截係統下手的絕佳機會。靈活選擇彈道之後,不但使導彈的飛行線路更難測算,還能大幅度縮短飛行時間,縮短外層空間的飛行距離,從而大幅度提高導彈的生存能力。

    不得不提到一點,即粒子束武器在大氣層內的衰減作用。

    眾所周知。從能量的角度來看,激光屬於純能量武器,即所發射的高能激光束本身並沒有質量(準確的說是靜止質量),完全依靠光子攜帶的能量來摧毀目標。粒子束武器則是準能量武器,即發射的高能激光束實際上是一些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行的基本粒子,具有質量,通過基本粒子攜帶的動能來摧毀目標。正是如此,在大氣層內,粒子束武器的衰減速度遠遠超過了激光武器,哪怕是中性粒子束武器。原因很簡單,高速飛行的基本粒子在大氣層內會與氣體分子碰撞,從而改變方向或者完全耗散,對鄰近的其他基本粒子產生影響,從而大大削弱了粒子束的能量。

    正是如此,粒子束武器隻適合在外層空間使用。

    這也是為什麽那枚彈道較高、飛向廣州的彈頭被粒子束摧毀,而那枚彈道較低、飛往上海的彈頭卻隻損失了一些隔熱塗層的原因。當然,關鍵還是對最大射程為12000千米的48來說,在攻擊5700千米外的上海、以及7200千米外的廣州時,根本沒有必要采用較高的飛行彈道,甚至可以在采用壓低彈道、也就是將彈道高度控製在200千米以下,讓彈頭始終在稠密大氣層頂端飛行的情況下,提前拋棄主發動機,讓彈頭在飛行末段依靠再入大氣層加速火箭發動機提供的額外推力來延長射程,從而達到提高彈頭生存能力的目的。如果沒有這項技術,那枚飛往上海的彈頭肯定被粒子束武器擊落了。

    從這兩輪攔截看得出來,激光武器與粒子束武器絕對不是萬能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