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五十二章 出其不意(3/4)

作者:閃爍字數:1432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29

    更重要的是,杜奇威始終認為,實際情況肯定比他預測的還要糟糕。

    在他看來,不管怎麽樣,裴承毅肯定會把美國參戰計算進去,按照對共和國最為不利的情況製訂戰爭計劃。從實際情況出發,在中俄開戰之後美國就參戰的話,以美國的社會體製,能夠在半年之內完成基本戰爭動員,在1年到1年半之內完成全麵動員。因為在完成基本戰爭動員之後,美國的軍事生產能力就將爆發出來,能夠源源不斷的為盟國提供武器裝備與作戰物資,成為西約集團的頭號軍火供應國,而俄羅斯將成為最大受益國,從而獲得堅持戰鬥下去的物質基礎,所以在裴承毅看來,必須爭取在半年之內擊敗俄羅斯,絕對不能讓美國的戰爭潛力來改變大陸戰爭的結果。

    果真如此的話,共和**隊更得集中兵力攻打西伯利亞。

    問題是,共和國的戰略打擊把重點放在了俄羅斯的遠東地區。

    在共和國海軍打擊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海軍基地之前,杜奇威還認為這隻是共和**隊在聲東擊西。

    這也很好理解,西西伯利亞南部走廊如此重要,俄羅斯當局不可能不知道,也就不會輕視。早在2056年初,俄軍就開始有條不紊的加強從秋明到新西伯利亞的防線強度,並且將葉卡捷琳娜堡與克麥羅沃提升為戰略級別的軍事要塞,以兩地為支撐,擴大秋明與新西伯利亞的防禦縱深。在這條防線中央。鄂木斯克則是關鍵中的關鍵,這裏也是俄軍屯兵最多的戰略要地。

    根據美國當局掌握的情報,在2057年7月左右,鄂木斯克的俄軍兵力就增加到10萬左右,另外還儲備了足夠武裝30萬軍隊的武器裝備。雖然儲備的武器多數都是槍械等單兵武器,但是俄羅斯此舉足以表明其戰略意圖。

    按照杜奇威的判斷,隻要共和**隊從中亞北上,俄軍首先就得死守鄂木斯克。不管守得住與守不住,俄軍都不會從鄂木斯克主動撤退,死守的主要目的是遲滯共和**隊的進攻步伐,為調整防禦部署爭取時間。

    站在共和**隊的立場上,如果必須攻占鄂木斯克,就得在進攻之前讓俄軍做出錯誤判斷,即認為重點不在西伯利亞,而是在遠東地區。隻要西西伯利亞南部走廊裏的俄軍開始運動,哪怕是戰區範圍內的軍事調動,共和**隊也能重創俄軍有生力量,為後期進攻打下基礎。最佳結果自然是讓西伯利亞地區的俄軍向遠東地區運動,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得在戰爭初期采用聲東擊西的策略,首先重點轟炸遠東地區的戰略設施,製造出兵掃蕩遠東地區的假象,優勢俄軍調整部署。

    雖然在包括一些美軍將領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沒有任何軍隊能夠在短期內運輸數千千米,在另外一個方向上發起戰略進攻,即便依托本土交通線也做不到。杜奇威並不反對這種觀點,也認為共和**隊不大可能迅速轉移主攻方向。但是有一點必須確認,共和**隊並不需要迅速轉移主攻方向,隻要能夠以奇襲的方式拿下鄂木斯克,並且站穩腳跟,就等於打開了通往西伯利亞的大門,並且讓俄軍不得不集中兵力攻打鄂木斯克,而共和國陸軍則能趁此機會掃蕩中亞地區,然後有條不紊的進軍西伯利亞。以共和國陸軍的實力,全麵開打的難度不小,可是重點攻堅的把握絕對不小。

    與契力亞科夫通電話的時候,杜奇威就提到了這一點,希望俄軍高度重視鄂木斯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