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六十章 關鍵點(3/4)

作者:閃爍字數:1412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36

    毋庸置疑,真正的致命打擊就是艦隊的炮擊。

    作為美國在西太平洋上最重要的軍事基地,關島的重要性不必多說。10多年前,美國當局賦予5萬多北馬裏亞納群島原住民綠卡、征用提尼安島的主要理由就是加強關島的防禦部署。可以說,作為軍事基地,關島的防禦強度超過了所有城市,除了提尼安島上的戰區防空係統之外,關島上還有一套戰術防空係統,所有軍事基地都有多套末段攔截係統,為此美國還在關島上興建了一座大功率可控聚變核電站。

    受此影響,艦載航空兵的攻擊效率遠遠不如艦隊炮火。

    因為炮彈的飛行速度更快,所以在艦載戰鬥機投射的防區外彈藥到達之前,炮彈就落到了美軍基地上。也就是說,艦隊炮火充當了航空兵的開路先鋒。也正是因為前期炮火覆蓋摧毀了提尼安島上的戰區防空係統,艦載戰鬥機才能將攻擊距離縮短到500千米以內,使用射程稍近、但是威力大得多的彈藥。也正是因為炮火覆蓋了美軍的軍事基地,所以空中打擊的效率才沒有低到讓人無法接受。

    從戰術上看,共和國海軍將攻擊關島的時間安排在2日夜間,而不是1日夜間,也與利用艦隊炮火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僅僅出動艦載航空兵,在1日夜間,也就是印度洋上的戰鬥開始的時候,西太平洋艦隊就應該發起攻擊。

    實戰證明,不是沒有辦法防禦炮火攻擊,而是防禦效率太低。

    根據美國當局公布的戰果,戰鬥中,關島基地的攔截係統擊落了上千個目標,其中大多都是重達450千克的艦炮炮彈。問題是,當時投向關島的炮彈絕對不止這麽點。從共和國海軍公布的戰報來看,參與炮擊的有6艘巡洋艦與9艘驅逐艦,炮擊持續30分鍾。即便以正常速度開火。也投射了大約3萬噸彈藥,也就是相當於65000枚炮彈,因此美軍擊落的炮彈隻是極少一部分。打完這場戰鬥後,西太平洋艦隊就轉向北上,並且在2天後回到琉球群島的那霸港,參與炮擊的15艘戰艦均進行了彈藥補給。按照共和國海軍的作戰守則,在彈藥備量低於60%的情況下,隻要進港就應該補充彈藥。由此也可以大致斷定,15艘戰艦至少投擲了24000噸炮彈(15艘戰艦最多能夠攜帶6萬噸彈藥),即炮彈投擲量不會低於5萬枚,也遠遠超過了美軍攔截係統的防禦能力。

    這也正是攔截炮彈的艱難之處。

    從技術層麵上講,攔截450千克級或者1000磅級的電磁炮炮彈的難度不會比攔截反艦導彈與巡航導彈的難度大多少。原因很簡單,電磁炮炮彈在彈道末段的飛行速度一般在每秒8千米以內,相當於25馬赫,而絕大部分反艦導彈與巡航導彈的末段飛行速度在20馬赫左右,因為導彈采用了彈頭與彈體分離技術,所以導彈彈頭不會比炮彈大多少。關鍵就是,麵對鋪天蓋地砸來的炮彈,任何一種攔截係統都顯得無能為力。要知道,1門電磁炮在1分鍾內投擲的炮彈是1艘戰艦在1分鍾內發射導彈數量的2倍以上,如果算上艦隊炮火的持續能力,在以15分鍾或者30分鍾為單位的交戰過程中,艦炮投擲的炮彈是戰艦發射導彈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毫無疑問,在無法提高攔截效率的情況下,要將攔截能力提高數十倍,意味著要部署數十倍的攔截係統。即便不考慮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部署這麽多攔截係統,以及這些攔截係統會不會因為相互幹擾而導致攔截效率降低,甚至完全無法作戰,僅僅從經濟的角度出發,這也是很不現實的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