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六十一章 功敗垂成(3/4)

作者:閃爍字數:13714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37

    總而言之,第90戰鬥單位的戰鬥力並不差。

    當然。在實戰應用中,指揮官還是會有輕重之別,一般不會讓預備戰鬥單位擔負攻堅任務。

    正是如此,第90戰鬥單位的任務就是掃蕩巴爾喀什湖與鹹海以南地區。

    雖然南哈薩克斯坦地區的麵積僅占全國的10%左右,但是得益於薩雷蘇河、楚河與錫爾河,以及南麵的天山山脈與帕米爾高原,這裏是哈薩克斯坦最富庶、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區。萬幸的是,該地區鄰近共和國,以及與共和國關係密切的吉爾吉斯斯坦,所以該地區的民眾普遍親華。

    受此影響,第90戰鬥單位的進軍速度非常快,甚至一度超過第九戰鬥單位。

    在2057年的最後一天,第90戰鬥單位的先頭部隊就到達錫爾河河口地區,並且北上控製了交通樞紐阿拉爾斯克鎮。如果按照正常情況,第90戰鬥單位應該沿鐵路線北上前往十月城,爭取在這裏與第九戰鬥單位會師,然後隨同第九戰鬥單位西進,在占領阿特勞東北麵的馬卡特(交通樞紐)之後與第九戰鬥單位分道揚鑣,轉向南下,攻打裏海東岸曼吉斯套州首府阿克套。

    顯然,第90戰鬥單位沒有這麽做。

    占領阿拉爾斯克後,第90戰鬥單位沿著鹹海北岸的公路線,一直推進到的大巴爾蘇基沙漠南麵的庫蘭德,然後動用數十架垂直起降運輸機,在一夜之間將戰鬥旅5000多名官兵與全部重裝備送到了400多千米外的別伊涅烏,一舉占領了阿克套東麵的交通樞紐中心,並且為進軍阿克套做好了準備。

    因為不是主力戰鬥單位,支援旅隻有1個航空營,配備的垂直起降運輸機僅為主力戰鬥單位的三分之一,運送作戰部隊的問題不大,可是要保障作戰部隊全力作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特別是在後勤保障線超過500千米的情況下,更加難以為繼。所以在2058年的前3天,第90戰鬥單位沒有進軍阿克套,而是向阿拉爾斯克運送了上百艘高速氣墊船與水翼艇,在鹹海組建了一支規模不俗的“艦隊”。依靠這支“艦隊”。通過鐵路線運送到阿拉爾斯克的物資可以迅速送到鹹海西北岸的庫蘭德,再由垂直起降運輸機送往別伊涅烏,最後由列車運往前線,從而確保了前線進攻部隊的後勤保障。

    按照總參謀部製訂的計劃,第90戰鬥單位最遲將在5日天亮前占領阿克套,並且控製這座裏海東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如果第九戰鬥單位能夠順利占領阿特勞,並且打通鐵路交通線,共和國陸軍就能分兩路越過裏海,進攻俄羅斯的內高加索地區。

    雖然從戰術上講,越過裏海的代價並不小,比如共和國陸軍就得動用戰略空運力量向阿克套與阿特勞運送上百艘登陸艇、或者動用至少1個旅的陸戰隊、或者集結規模相當的低空突擊部隊。更重要的是,即便能夠在裏海西岸登陸,並且成功建立登陸場,如果不能在裏海北岸取得突破,打通前往內高加索地區的鐵路線,地麵進攻仍然會因為物資保障難以為繼而變得困難重重。但是從戰略上講,隻要共和**隊能夠避開烏拉爾河西岸的俄軍,準確的說,是繞到俄軍烏拉爾方麵軍的後方,俄軍統帥就得有所顧慮,甚至會主動從烏拉爾河西岸撤退,從而降低烏拉爾河方向上的作戰難度。更重要的是,如果共和**隊能夠占領內高加索地區,不但會使高加索地區民族問題變得更加複雜,還會對外高加索地區的幾個國家產生影響,讓格魯吉亞、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有所動搖。事實上,隻要阿塞拜疆倒向共和國,向共和**隊提供進軍通道,共和國陸軍就能從裏海南岸繞過來,在外高加索方向上開辟第三條戰線,使俄軍在高加索地區的防線腹背受敵。甚至可以說,到時候,共和國不需要動用一兵一卒,完全可以讓對高加索地區、以及裏海資源非常感興趣的伊朗出兵,迫使俄軍調整高加索地區的防禦部署,從而牽製數十萬、乃至上百萬俄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