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八十一章 化危為機(3/5)

作者:閃爍字數:2770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56

    設想一下,如果讓30萬俄軍一窩蜂的擁到薩拉托夫城外,會有什麽結果?

    不可否認,巨大的兵力密度,將導致非常巨大的傷亡,也許30萬俄軍都得完蛋,而不是讓其中的15萬以戰俘的身份活到戰爭結束。問題是,麵對如此多的敵人,第八戰鬥單位肯定會全麵崩潰。考慮到美軍有更加完備的防空能力與更多的戰術機動裝備,如果沒有第八戰鬥單位的阻擋,美軍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大得多,至少傷亡會少得多。更重要的是,極端情況之下,袁晨皓肯定會讓第80戰鬥單位參加陣地防禦戰,甚至會讓第九戰鬥單位從側麵發起突擊。可以說,到這一步,就算能夠全殲美俄軍隊,就算能夠把共和**隊的戰鬥總傷亡減少一些,也會對整體局麵產生巨大影響。

    從總體來看,袁晨皓的決策沒有錯。

    當然,也正是這一決策,讓第二輪進攻戰役成為了大陸戰場上最短暫,也是最為平靜的一場進攻戰役。

    到6月4日,隨著第九戰鬥單位占領了鮑裏索格列布斯克(位於沃羅涅日與薩拉托夫之間,北麵200多千米就是坦波夫,為交通樞紐城鎮),第二輪進攻戰役宣告結束,戰場也再度歸於平靜。到此,在這場僅僅持續了14天的戰役中,參戰的約30萬共和**隊與20萬盟**隊總共殲滅俄軍78萬、美軍3萬餘,並且占領了內高加索地區。到月底,外高加索的阿布哈茲、南奧賽梯、格魯吉亞、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均宣布脫離獨聯體,其中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在2058年底之前與共和國締結《和平友好互助條約》、並且向俄羅斯與西約集團宣戰,格魯吉亞在2059年1月底以共和國的盟國身份參戰,阿布哈茲與南奧賽梯則在戰爭結束前宣布永久性中立。

    可以說,到這個時候,大陸戰場上的局麵已經完全打開了。

    更重要的是,通過占領高加索地區,並且讓外高加索的幾個國家參戰,共和國已經將大陸戰場與中東戰場聯係了起來。雖然以當時的情況,共和國還不可能利用黑海上的俄羅斯軍港,也不可能向黑海派遣艦隊,或者從黑海進軍地中海,但是從戰略上講,隨著共和國將戰線推進到黑海,作為美國在中東戰場上的主要依靠對象的土耳其,肯定要在是否參戰的問題上考慮得更加長遠一點。即便退一萬步,土耳其不會因此宣布中立,甚至有可能在感受到威脅之後更加死心塌地的為美國賣命,共和國也能夠利用高加索通道,將集中在大陸戰場上的兵力轉移到中東戰場上,從而使美國在地理位置上的優勢變得蕩然無存,也讓美國出兵俄羅斯變得毫無意義。

    大陸戰場上的局勢發展到這個地步,真正頭痛的不是俄羅斯當局,而是美國。

    從理論上講,俄羅斯當局反而輕鬆了許多,因為隨著共和**隊停止進攻,戰線逐漸穩定下來,接下來的局勢已經非常明朗了,不再需要猜測共和**隊的戰役企圖。別說俄羅斯高層與俄軍高級將領,即便是普通人也能看得出來,隨著夏季到來,共和國陸軍絕對不會急著進軍莫斯科,而會迅速掃蕩烏克蘭,而且得趕在7月底之前發起進攻。原因很簡單,如果能夠趕在烏克蘭的夏糧成熟之前發起進攻,不但能夠用饑餓降伏烏克蘭,還能使俄羅斯遭遇前所未有的糧食危機。按照一些歐洲機構的預測,如果俄羅斯無法獲得烏克蘭的夏糧,不但會加劇國內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危機,還很有可能無法度過2058年的冬季,即在下一個夏天到來之前用光所有糧食。

    可以說,這不但是一個現實的問題,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高緯度國家,與同樣是高緯度國家的加拿大一樣,夏糧占了俄羅斯糧食產量的七成。因為連續數年的軍備競賽對國民經濟產生了災難性的影響,加上2055年以來自然災害頻繁降臨到俄羅斯的大地上,到戰爭爆發前,俄羅斯的糧食問題已經非常突出了。按照俄羅斯的官方說法,雖然俄羅斯還沒有成為糧食進口國,而且隨著大量可控聚變核電站投產,可以通過工業化農業生產來解決惡劣氣候對糧食生產產生的影響,從而使俄羅斯成為產糧大國,但是實際情況是,到2057年底的時候,俄羅斯戰略糧倉裏的糧食最多隻能夠全國消耗4個月,而不是俄羅斯官方政府訂下的9個月。更要命的是,戰爭初期,俄羅斯的戰略糧倉上了共和國天軍主要轟炸目標清單,在2058年1月底之前就被悉數摧毀,隻有不到三成的儲備糧及時疏散轉移。如此一來,俄羅斯的戰略儲備糧實際隻能滿足40天的消耗。雖然通過配給等方式,有效的降低了糧食損耗,更加合理的利用糧食,但是受戰爭的影響,俄羅斯在2058年春季的糧食產量大大降低,遠沒達到平時標準,甚至離俄羅斯當局訂下的最低標準還要低得多。

    說得不好聽一點,如果不是美國的“慷慨援助”,在第二輪進攻戰役開始前,俄羅斯軍民就已經在餓肚皮了。

    必須承認,美國的援助不但及時,而且效果顯著。

    要知道,美國不但是世界上僅次於共和國與印度的第三大糧食生產國,還是全球頭號糧食富裕國,占到全球糧食自由貿易量的4成。即便按照平時的標準,美國富裕的糧食也能養活3億人,按照戰時的配給標準,至少能夠養活5億人。也就是說,如果能夠解決運輸問題,即便俄羅斯的糧田顆粒無收,也能依靠美國的援助養活所有人。

    問題就在這裏,如何將糧食運往俄羅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