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八十五章 正規戰術(2/5)

作者:閃爍字數:26508更新時間:2020-02-25 03:15:00

    由此可見,避免遭到攻擊。延長衛星的工作壽命不是沒有辦法,而是有很多辦法。

    事實上,開戰後,共和國天軍與美國天軍都在按照計劃行動,即根據其他軍兵種的作戰需求,在特定的時間以特定的方式發射特定的小型軍事衛星,以完成特定的任務,比如收集戰場情報。比如在2059年1月2日,共和國天軍一口氣發射了10多顆小型軍事衛星,其中一顆在被擊落前從中美洲地區上空通過(最後在加勒比海上空被部署在波多黎各的美軍地基高能激光器擊落),拍下了正在巴拿馬運河中航行,還沒有進入太平洋的幾艘“長灘”級主力艦。

    在5月7日中午(美國東部時間是淩晨),美國天軍就從部署在太平洋中部吉爾伯特群島東麵的貝克島附近的海上航天發射船上發射了2枚運載火箭,一口氣將大約20顆小型軍事衛星送上了好幾條完全不同的繞地軌道,以此按照一定的間隔時間,從不同的方向通過琉球群島。毋庸置疑,這些衛星都會被擊落,而美軍需要的,隻是在其被擊落之前,至少保證每個批次有一顆衛星能夠到達琉球群島上空,並且按照預定的程序派下與發回照片(接受照片的就是在附近海域活動的美軍潛艇)。

    在接下來的12個小時內,美國天軍的航天發射船又分兩次發射了4枚運載火箭,將將近40枚小型軍事衛星送上繞地軌道。由此可知。至少到7日22點之前(美軍第三次發射小型軍事衛星群),美軍的偵察衛星都到達了琉球群島上空,拍下與發送了照片,而且美軍的情報部門根據照片判斷出了第一主力艦隊的行蹤,不然美國天軍沒有理由浪費資源、進行補網發射。因為美國天軍沒有在5月8日淩晨4點,也就是應該進行第三次補網發射的時候采取行動,所以可以大致斷定,第二次補網發射的小型軍事衛星要麽沒能到達目標區域、要麽沒有能夠發現第一主力艦隊。

    也就是說,在5月8日淩晨的時候,美國天軍跟丟了共和國海軍的第一主力艦隊。

    從第一主力艦隊的航行速度計算,這時所在位置距離關島不會超過2000千米。距離美軍的海上基地也在3500千米左右。而具備海上起降能力的美軍大型海上飛機的搜尋半徑超過2500千米,而能夠部署在海上基地上的大型偵察機的巡邏半徑則在4500千米以上,所以第一主力艦隊已經進入美國海軍的搜索區域。更重要的是,利用美國天軍在此之前掌握的信息,美國海軍的偵察機可以有的放矢,而不是在茫茫大海上,茫無頭緒的搜尋一支能夠在10個時內航行1000千米的艦隊。

    要知道,在使用被動探測設備(因為第一主力艦隊距離共和國的海上基地與海軍基地更近,所以美國海軍的偵察機北上搜尋的時候,隻能使用被動探測設備,如果使用發出電磁波的主動探測設備,很容易遭到共和國海軍戰鬥機的攻擊,別說完成偵察任務,飛回去的可能性都不大)的情況下,一架大型偵察機需要大約100個小時才能搜索300萬平方千米的海域,即便出動一個大隊的12架大型偵察機,也至少需要10個小時才能搜索完這麽大一片海域。

    由此可見,有沒有天軍提供的前期情報,對海上搜索行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從美國海軍的行動上也看得出來,當時共和國的第一主力艦隊確實進入了其偵察機的搜索範圍,而且應該比較靠北,不然美國海軍不會一口氣出動24架大型海上飛機與24架大型偵察機,並且在前兩輪偵察行動中就損失了接近一半的偵察機,讓美國海軍不得不從澳大利亞與夏威夷抽調大型偵察機。

    由此可以推斷,共和國第一艦隊的航行速度並不快。

    也就是說,第一艦隊沒有前去截擊第51艦隊的意圖。因為美軍的偵察機一直集中在從那霸直接南下的航線上,所以可以斷定第一主力艦隊正在南下。也就是說,第一主力艦隊也沒有偷襲第51艦隊的打算。

    難道共和國海軍準備與對手打一場堂堂正正的海戰?

    這個想法並不值得驚奇,讓人驚奇的是,共和國海軍會把想法變成實際行動。

    要知道,戰爭從來就不可兒戲。為了擊敗敵人,沒有無所不用其極,而是按照在國際戰爭法規定的範圍內采取行動,已經算得上是仁至義盡了。雖然在宣戰之前,伏擊對方的艦隊算得上是最可恥的行為,而且還有可能在戰敗後遭到審判,但是在戰爭期間。伏擊敵人的艦隊最多隻是一種可供選擇的戰術手段,而不是卑劣的戰略偷襲,也就與“可恥”沾不上任何關係。

    可以說,當時很多人都認為,第一主力艦隊的行動,多半與裴承毅有關。

    原因很簡單,裴承毅的指揮風格就是出其不意,而且出人意料。

    更加重要的是,積極主張在太平洋上與美國決戰的正是裴承毅,而且這也是裴承毅以第一指揮官的身份指揮的第一場以海洋為主戰場的戰爭。如果說裴承毅的軍事生涯有什麽遺憾的話,2037年沒有能夠以軍事顧問的身份讓阿根廷在第二次馬島戰爭中取得全勝,恐怕算得上是其中之一吧。也就是說,在很多人看來,沒有能夠在海洋戰場上建功立業,正是裴承毅作為軍人的最大缺失。受此影響,在有機會指揮海戰的時候,裴承毅肯定不會顧慮到實際情況,插手海軍的作戰行動。不可否認,在大的戰略方向上,裴承毅的才能足以讓海軍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比如穩住菲律賓、首先斬斷美國伸進印度洋的觸角,再強攻馬裏亞納群島等等,可是在戰術上,作為退役的陸軍上將,裴承毅的經驗就少得可憐了,甚至比不上一些正規科班出身的海軍初級軍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