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軍古巴(3/4)

作者:閃爍字數:1471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5:36

    受此影響,在40年代初期,共和國就以經濟考察為名,派遣軍事人員前往古巴,幫助古巴製訂國家防禦戰略,並且對古巴的軍事設施、主要戰略設施、港口機場等等進行了全麵考察與評估。

    也就在這個時候,共和國對古巴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

    雖然在隨後的10多年裏,共和國一直在暗中支持古巴加強國防建設,甚至提供了不少的武器裝備,但是為了避免過度刺激美國,共和國並沒有為古巴提供進攻性武器,而且大部分軍事援助都集中在防禦領域。總的來說,在做好戰爭準備之前,共和國不希望在古巴惹上麻煩。

    可以說,利用30多年的投入,共和國早已對古巴了如指掌。

    在此基礎之上,共和國陸戰隊才能在12個小時內進入古巴,並且控製古巴的數十處戰略要地,將這個擁有近3000萬人口的國家控製在手中。要知道,參與行動的陸戰隊中都有一支特殊部隊。這支特殊部隊全部由在古巴工作與生活過5年以上的駐外人員組成,他們的任務就是充當陸戰隊的向導,並且幫助陸戰隊解決紛爭。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特殊向導在作戰行動中發揮的作用遠遠超過了普通翻譯。

    當然,安排向導,也算得上是共和**隊在戰爭中吸取的經驗教訓吧。

    大戰初期,共和國當局並沒考慮到為部隊配備向導,隻是按照戰前製訂的計劃,為出境作戰的部隊配備適當數量的翻譯。最初兩到三年,這些翻譯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務,自身缺陷並沒暴露出來。這也很好理解,畢竟在最初兩到三年。共和國陸軍主要在大陸戰場上與俄羅斯軍隊作戰,而在這個戰場上,幾乎不需要向導,也沒有誰會在乎民族與文化衝突。陸戰隊則在西太平洋上作戰,雖然存在嚴重的民族文化矛盾,但是陸戰隊攻占的島嶼上都沒有太多居民,由此導致的衝突也不是很突出。直到共和國陸軍進軍烏克蘭、陸戰隊攻打斐濟群島的時候,問題才暴露了出來。

    某些時候,由民族與文化差異導致的衝突比戰爭本身更有破壞力。

    在攻打基輔的戰鬥中,共和國陸軍處理了上千起涉嫌槍殺平民與戰俘的惡**件,數百名軍官因此丟掉了飯碗,還有數千名士兵被提前遣返。雖然這些事情都被壓了下來,沒有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且共和國國內媒體也充分理解前線將士的精神壓力,對此睜一眼閉一眼,沒有大肆報道,但是問題本身是壓不住的,如果不設法解決問題,而是讓問題繼續存在下去,那麽下一次爆發出來的時候,就沒有人能夠壓得住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共和國當局開始考慮為前線作戰部隊配備專業向導。

    當然,有資格成為向導的,都是在境外生活了好幾年的公民。

    在接下來的戰爭中,特別是在非洲大陸戰場上,向導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用共和國陸軍在戰後公布的調查報告,當時在前線服務的500名向導所發揮的作用相當於半個戰鬥單位,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向導,作戰部隊的官兵才沒有因為文化上的差異而惹上麻煩,也才沒有與釀成更大的悲劇。

    當然,共和**隊進駐古巴,不是向導帶著去旅遊的。

    順利控製了古巴的港口之後,共和國陸戰隊在第二個12小時內控製了所有能夠支持大型飛機起降的機場,並且按照共和國當局與古巴當局簽署的秘密協議,接掌了古巴的軍事指揮權,由古巴軍隊控製全國的鐵路與公路交通樞紐。

    到登陸的第二天,運載著大批工程設備的船隻陸續進入古巴各大港口。

    也就在這一天,之前運送陸戰隊官兵上島的垂直起降運輸機將留在海上基地上的工程人員送了過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