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二十五章 毀滅炮擊(3/4)

作者:閃爍字數:14864更新時間:2020-02-25 03:15:37

    2月5日,海軍的2支主力艦隊群進入墨西哥灣,並且在當天下午炮擊了洛杉磯。

    這場持續了大約4個小時的炮擊,創造了很多個第一。首先,這是海軍首次在大西洋上炮擊太平洋沿岸城市。其次,這是海軍首次針對沒有軍事目標的超大城市的炮擊行動。最後,這還是共和國海軍的主力艦首次打擊2000千米外的目標。當然,這次炮擊也證實了外界的猜測,即共和國海軍耗費巨資開發的900千克級電磁炮的最大射程超過2000千米,在使用次口徑彈藥、或者增程彈藥的情況下,最大射程甚至有可能超過3000千米。當然,要不了多久,這一猜測就會得到證實。

    如果說天軍的轟炸還算“文明”的話,那麽海軍的炮擊就可以用“野蠻”來形容。

    雖然為炮彈增添製導係統、或者是彈道修正係統,提高炮彈的精度不是什麽難事,而且成本也不會高到哪裏去,但是在大戰期間,除了對海彈藥之外,共和國海軍的所有大口徑電磁炮炮彈都是非製導彈藥,即精度會隨著射程增加而急劇降低。就拿900千克級電磁炮來說,在對付1500千米外的目標時,彈藥撒布範圍為150米,將射程提高到2000千米,散布範圍不是200米,而是250米。如此一來。即便900千克級炮彈的爆炸殺傷範圍高達150米,在射程超過1500千米的情況下,也很難對付點狀目標。換句話說,如果需要打擊點狀目標的話,就得進行覆蓋式炮擊。事實上,在對付城市這類麵目標的時候,海軍肯定會采用覆蓋式炮擊戰術。

    更要命的是,主力艦的彈藥投送能力非常驚人!

    參與炮擊行動的8支主力艦隊裏的64艘主力艦都是“漢”級或者更新的型號,平均每艘主力艦都能攜帶大約24000噸炮彈。因為早就接到了作戰命令,而且海麵上早就沒有需要使用900千克級炮彈才能摧毀的目標,所以64艘主力艦在進入墨西哥灣的時候,均按照對地打擊任務配製彈藥,即主要用來對付海上目標的穿甲彈隻夠一次炮戰消耗,即占彈藥總量的一成左右,其他的全是用來對付地麵目標的各類彈藥。也就是說,64艘主力艦各有大約22000噸彈藥,總共就有140萬噸彈藥!

    當然,實戰中,很少一口氣打光全部炮彈。

    按照共和國海軍的作戰守則,隻有在極端情況下,戰艦才能用光全部彈藥,而對地打擊任務肯定不是極端情況。正常情況下,任何一艘大型戰艦都至少需要保留3成彈藥,以備不時之需。

    照此計算,在這4個小時的炮擊中,8支主力艦隊總共投擲了90萬噸炮彈!

    因為大口徑電磁炮炮彈的再入速度非常高,所以這90萬噸炮彈的實際威力相當於同質量TNT炸藥的2倍。

    也就是說,在4個小時內,共和國海軍用相當於180萬噸TNT的彈藥洗劫了洛杉磯。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一場浩劫。

    要知道,美蘇冷戰期間,前蘇聯也隻計劃用6枚20萬噸級的核彈頭對付洛杉磯,而且從理論上講,隻需要4枚20萬噸級的核彈頭就能將洛杉磯從地麵上抹掉。雖然經過近百年的發展,作為美國第二大城市的洛杉磯的市區範圍擴大了一倍以上,但是常規彈藥的能量分布更加均勻,而且不會把能量消耗在輻射等方麵,所以在對付麵狀目標的時候,打擊效率超過了核武器。

    說得簡單一點,90萬噸炮彈,足以讓洛杉磯成為曆史。

    事實也確實如此!

    因為是概略性的炮擊,所以彈雨覆蓋了整個洛杉磯。更要命的是,共和國海軍的主力艦隊原本可以在30分鍾內打光全部炮彈,而實際炮擊時間卻長達4個小時,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讓部署在太平洋上的偵察機監控炮擊情況,讓遠在大陸另外一邊的艦隊調整炮擊方式,以求最大限度的擴大打擊範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