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條件投降(1/4)

作者:閃爍字數:1346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5:46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條件投降

    9月29日,共和國陸戰隊進軍費城的作戰行動進入倒計時階段。在百萬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美國當局終於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宣布無條件投降,並且命令所有軍隊停止一切作戰行動,前線部隊就近向共和**隊繳械投降,後方的軍隊則原地待命,等待接受共和**隊整編。

    這一天,才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紀念日!

    事實上,壓垮美國的不僅僅有一百多萬磨刀赫赫的陸戰隊,還有在此之前攻入五大湖區、占領了布法羅,並且在9月28日夜間越過邊境線,攻入加拿大境內,在29日清晨進入渥太華市區的共和國陸軍。

    從某種意義上講,共和國陸軍的作戰行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雖然共和國陸戰隊的戰鬥力有目共睹,不會有任何人懷疑掃蕩了占地球表麵積將近一半的太平洋的軍團,更不會有人懷疑率先登上美國本土的軍團,但是共和國陸戰隊的弊端也在大陸戰場上暴露了出來。要知道,在登上美國本土之前,共和國陸戰隊一直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島嶼上作戰,幾乎沒有參加過大陸上的戰鬥。不可否認,陸戰隊的戰鬥意誌不亞於陸軍。甚至超過了陸軍,但是在作戰行動中,陸戰隊更加依賴於海上支援,特別是直接炮火支援,缺乏獨立作戰能力,更加缺乏攻堅能力。不說進攻紐約的行動,就拿攻打波士頓的作戰行動來說,如果沒有來自海軍艦隊與活力支援艦隊的直接支持,陸戰隊肯定要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甚至無法完成任務。當然,也不能因此責怪陸戰隊,畢竟陸戰隊本來就是一支在濱海地區作戰的部隊,沒有必要深入內陸,在陸地上作戰的是陸軍。從方便兩棲登陸來說,陸戰隊也沒有理由像陸軍那樣,為了增強獨立作戰能力而配備大批後勤保障力量,為了提高攻堅能力而裝備大量重型裝備。要知道,在大戰期間服役的很多重型裝備,特別是地麵主戰裝備幾乎都無法用陸戰隊的垂直起降運輸機運送,至少無法直接運送,必須拆解運送,到前線再花時間組裝。對陸軍來說,這不是什麽大問題,畢竟陸地戰場上的空中突擊都有地麵部隊作為支撐,無法直接空運,可以走公路,或者等到突擊部隊穩住陣腳後再空運。對陸戰隊來說。這就是個嚴重問題了,因為在灘頭陣地上,絕對沒有時間、甚至沒有空間讓陸戰隊的官兵去拚裝武器裝備!

    不管怎麽說,陸戰隊與陸軍的最大區別就在這裏,無可厚非,不然陸戰隊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換個角度看,在內陸戰場上,陸戰隊的表現不比陸軍好,那麽在濱海戰場上,陸軍的表件也不見得比陸戰隊好。可以說,這也是共和國當局將美國本土戰場分成兩個部分,讓陸戰隊負責濱海戰場、陸軍負責內陸戰場的主要原因。

    問題是,對美國當局來說,這無疑是一線希望。

    說得直接一點,在共和國陸軍參戰之前,美國當局還希望依靠阿拉帕契亞山脈擋住共和國陸戰隊的步伐,在穩手中部與中東部地區、特別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地區的情況下,與共和國進行停戰談判,爭取獲得最好的停戰條件。

    隨著共和國陸軍參戰,美國當局的這一指望迅速化為泡影。

    必須承認,共和國陸軍的表現非常不錯。

    要知道。在美國本土的作戰行動是由共和國總參謀長、兼陸軍參謀長袁晨皓大將(大戰爆發後,共和國當局就破除陳歸,恢複了在和平時期不設立的大將與元帥軍銜,並且對如何授予這兩種軍銜做了明確規定,即大將主要授予那些為戰爭做出過傑出貢獻的軍人,而元帥隻具有象征意義,與軍職並無關係。在大戰期間,袁晨皓與華劍鋒、海軍航空兵的梁國翔、天軍的梅樂馳與戴相龍、陸戰隊的周博義等十人成為了第一批被正式授予大將軍銜的將軍,其中又以袁晨皓與華劍鋒居首)親自指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