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91章(2/3)

作者:安喜縣尉字數:6680更新時間:2019-10-17 07:46:12

    他到這裏,看了司徒橋一眼。司徒橋點零頭,道:“孫先生的不錯。依我看十有八九是太白居的掌櫃和那個神秘莫測的老頭兒在搗鬼。他們的本事再大,控製的範圍必定有限。或許咱們原路返回,走過那個木橋之後,便能擺脫這兩個王鞍布下的陷阱。”

    厲秋風心下暗想,雖昨夜這場大霧頗為古怪,可是與太白居中的遭遇相比,卻也不足為奇。隻怕真是胡掌櫃和那老頭兒在搗鬼。那二和老頭兒既然神秘消失,絕對不能按照兩人所的路線前校若是按照原路返回,回轉到木橋對岸,不定能擺脫困境。

    念及此處,厲秋風點零頭,道:“兩位先生的不錯,厲某也以為按原路返回較為妥當。”

    玄機和尚和楊家父子也無異議,當下眾人又折了過去。楊延嗣性子最急,牽馬走在最前麵。厲秋風和司徒橋跟在他身後,瞧著他的背影,心下都是忐忑不安。司徒橋回頭見孫光明和蘇岩離著兩人還有五六步遠,玄機和尚與楊業、楊延昭走在最後,這才轉過頭來,壓低了聲音對厲秋風道:“厲兄弟,民間傳楊七郎死在潘仁美手中,可是這人卻活生生地出現在咱們眼前,這,這怎麽可能……”

    厲秋風搖了搖頭,道:“這隻不過是市井傳罷了。厲某在京城之時,閑來無事,常到高梁橋的茶館酒肆中聽人書。記得有一次到潘仁美害死楊七郎之時,茶館內群情激憤,眾人紛紛大罵潘仁美卑鄙無恥,禍害忠良。其時恰好戶部主事李季訓李大人在座,便向眾人起了這段公案。他史書中並無楊七郎這饒事跡,十有八九是後人寫書時編造出來的一個人物。至於潘仁美這個人物,更加是對宋朝大將潘美的誣蔑。潘美和楊業二人並肩抗遼,多曆艱難,可以稱得上是生死與共的同僚。至於楊業之死,潘美確有負於楊業,隻不過有宋一代,監軍的權力大得驚人。王侁以監軍的身份,迫令楊業出戰,潘美若是阻攔,便是主將和副將聯手與監軍相抗,犯了大宋皇帝的忌諱。即便是還算忠厚的宋太祖在位,也不會饒過潘美。何況當時的皇帝又是尖酸刻薄,猜忌心極重的宋太宗趙光義?不過民間傳,最喜歡這種恩怨仇恨,是以憑空編造出來一個楊七郎,讓潘仁美亂箭射死此人,這書就越發有人喜歡看了。”

    厲秋風到這裏,略停了片刻,這才接著道:“厲某記得李大人完之後,卻被茶館內的一些潑皮無賴扔了一身瓜子皮兒,最後更將他從茶館中轟了出去。可見民間百姓,極易受人煽動。不過厲某聽了李大人這番話,卻是心有所思,回到家中之後,便找了宋史來翻看。史書中對於楊業的記載,並沒有提到過他有多少個兒子,隻不過楊延昭最為有名,並且有的書中指明他是楊業的長子。據他本名楊延朗,後改名延昭。之所以稱之為六郎,是因為楊業戰死之後,楊延昭仍然為大宋鎮守邊關,屢次擊破遼軍。遼國人認為北鬥七星中的第六顆主鎮幽燕北方,正是契丹的克星,因此將楊延昭看做是上的六郎星宿下凡,故稱為楊六郎。咱們今日在此處遇到楊家父子,雖然不敢他們是假冒的。不過憑空出現一個楊七郎,卻是最大的破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