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43章(2/3)

作者:安喜縣尉字數:6776更新時間:2019-10-17 07:46:57

    楊延嗣讀書甚少,雖然也聽過趙括的名字,不過對於此人在長平大戰時的事跡所知不多。見眾人神情凝重,雖然知道楊業和楊延昭不喜他胡襖,卻也忍耐不住,大聲道:“我可沒聽過這饒名字,曹將軍就別賣關子啦!”

    曹彬為人持重,此時也被楊延嗣弄得哭笑不得,隻得笑道:“那人便是趙軍的統帥趙括。秦軍攻占上黨之後,兵鋒直指趙國。趙王派老將廉頗率領趙軍迎敵,雙方對峙於長平。其時秦國將士都是百戰之兵,精銳無比。趙國自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雖然騎兵極為厲害,但是其整體軍力與秦軍相比,仍然處於下風。是以廉頗統帥趙軍初到長平,與秦軍甫一接戰,便吃了敗仗。不過廉頗不愧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立時看出了秦軍的弱點。那就是秦人雖然彪悍,隻是攻至長平之時,卻也是強弩之末。那是因為秦軍此前先攻韓國,雖然幾乎將韓國打得幾乎滅亡,自身損耗也是極為慘重。韓國百姓又不時造反,秦軍不得不分兵鎮壓,後方便有了隱憂。更要緊的是長平距離秦國距離遙遠,糧草軍械越長平極為困難。是以廉頗知道,趙軍隻要堅守不出,再約了魏、楚等國合擊秦國,秦軍非得大敗不可。

    “廉頗下了決心之後,便在長平築起長圍,隻守不攻。秦軍雖然驍勇,可是麵對堅守不戰的趙軍,卻也沒有半點法子。兩軍在長平對峙,一拖便是兩年。秦國為了支撐在長平的二十萬秦軍,已將國內糧食、軍械搜刮殆盡。而趙國卻也好不到哪裏去。一是魏、楚等國的國君目光短淺,又受了秦國的賄賂,坐視趙國苦苦支撐,卻不肯發兵救援。二是燕國與趙國乃是世仇,一直欲滅掉趙國而後快。其時見趙軍主力與秦軍在長平對峙,燕國蠢蠢欲動,想要在趙國背後插上一刀。這使得趙國守衛北方邊境以對付匈奴和燕國的精銳騎兵始終不敢南下加入長平戰場,廉頗在長平雖然統帥三四十萬趙軍,卻沒有騎兵助戰,隻能以步軍應對秦軍的主力騎兵。後來秦軍以輕騎迂回到趙軍後方,斷了趙軍糧道,是擊敗趙軍的關鍵所在。若是趙軍騎兵集結於長平,秦國絕對不能如此輕易便斷了趙軍的糧道。

    “趙國國君見廉頗與秦軍對峙於長平長達兩年,耗費大量錢糧,卻隻能勉強維持一個不勝不和的局麵,心下焦急。而秦國已經派了細作在趙國收買權臣,向趙王進言,聲稱廉頗老朽,已無半分當年的銳氣。每日裏在軍帳之中喝酒取樂,挾敵自重,無意全力對付秦軍。秦軍即將集結眾兵,對長平一線的趙軍發動攻擊。若是還以廉頗為將,趙軍非得全軍覆沒不可。秦軍主將王齕不怕廉頗,一心想著要將廉頗活捉,立下不世之功。隻不過王齕聽趙國大將趙奢之子趙括得了其父真傳,熟讀兵書戰策,若是趙括領兵出戰,王齕膽寒,定然會引軍敗退,趙國可轉危為安。

    “其時趙王已被廉頗大軍在長平耗費的錢糧壓得透不過氣來,一心隻想著盡早結束在長平的對峙。若是能逼迫秦軍不戰而退,自然是一個最好的結果。馬服君趙奢是一代名將,曾打得秦軍大敗而逃。不過對於趙括,趙王卻並不熟悉。是以他專門將趙括召入宮中,親自查問了一番。這趙括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在趙王麵前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趙王大喜,以為此饒才能尚在其父趙奢之上。有趙括帶兵出戰,自然不懼秦軍。是以趙王便下了決心,要以趙括取代廉頗,做長平一線趙軍的主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