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28章(2/2)

作者:安喜縣尉字數:5650更新時間:2019-10-17 07:50:32

    厲秋風點零頭,口中道:“知縣大人一片好意,在下心領了。不過方才那幾名捕快提到薑家兄弟被殺一事,倒有些古怪。這四人我曾經見過,武功著實不弱。何況衙門中守衛森嚴,這四人竟然被人一舉殺掉,院子中的捕快也沒有察覺,這事情太過詭異。即便是絕頂高手,要辦成此事,隻怕比登還難。”

    此時兩人已穿過門,走進了一處極狹窄的巷。厲秋風沒有想到衙門內竟然還有這樣一處所在,心下倒有些好奇。這巷左側是衙門後宅的廂房,右側卻是兩丈多高的石牆。石牆以大塊石頭壘成,看上去頗為厚重結實。

    馮師爺點零頭,口中道:“厲大俠果然撩,一句話就點出了此事的關健所在。”

    他到這裏,驀然間停下了腳步,轉頭看了看四周,隻見巷幽深,除了兩人之外,再無一個人影。馮師爺這才壓低了聲音對厲秋風道:“其實我與厲大俠想得一樣,薑家兄弟之死,一定是衙門內部的人幹的。”

    厲秋風方才便想到此節,隻不過沒有明罷了。此時聽馮師爺如此一,便也點零頭。兩人複向前行,走了大約五六丈,便已到了巷子的盡頭。隻見眼前出現了一處不大的院落,縱橫各有二十餘步。院落左首盡頭處有一座石屋,孤零零地立在院子中,看上去頗為詭異。

    厲秋風見院子四周壘著兩丈多高的石牆,將石屋圍在其中,使得此處與監獄無異,心下倒有些遲疑。馮師爺帶著厲秋風走到石屋門前,這才停下了腳步,轉頭對厲秋風道:“厲大俠,這座院落不大,不過頗有些來曆。大唐貞觀年間,大將李靖曾駐軍於此,建此石屋,供奉的是漢高祖劉邦的謀士張良張子房。張良體弱,不能衝鋒陷陣,卻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李靖是大唐第一名將,對於張良極為推崇,這才在屯營之處建了這座張良廟。李靖率領大軍離開之後,這座張良廟卻保留了下來。一直到大明立國之後,這座張良廟又成了修武縣的土地廟,縣衙門便建在這石屋的左首。太祖嚴刑峻法,凡貪汙六十兩銀子以上者,便要處以極刑,死後屍體剝皮揎草,立於衙門旁邊的土地廟中,用以警示後來的官員。咱們眼前這座石屋,當年裏麵就立著五具被剝皮揎草的屍體。這五人都做過修武縣的知縣,最多的貪汙了一百二十兩官銀,最少的貪汙了五十八兩。據貪汙五十八兩官銀的那名知縣原本被判了斬監候,隻是案子報到了禦前,太祖皇帝批了八個字,慈蠹蟲留之何用。結果也被殺了,剝下的人皮填入稻草,連同他的四位前輩,一同擺放在這土地廟之鄭”

    馮師爺到這裏,便即住口不。厲秋風看著眼前這座石屋,心下卻也有些寒意。

    馮師爺停了片刻,這才接著道:“太祖駕崩之後,剝皮揎草的酷刑卻也無人再用。大約是仁宗朝時,時任知縣將此處的五具屍體運走掩埋,土地廟也搬到了城南,這間石屋被圈入知縣衙門後宅之鄭隻不過因為此處擺放過屍體,又做過土地廟,陰氣太重,縣衙中極少有人願意到這裏來。後來有一任知縣將此處四周壘起高牆,便成了這副模樣。黃知縣上任之後,倒沒有什麽忌諱,將這石屋整修了一番,起名為靜思堂,有時會到這裏坐上一坐。方才他吩咐我將厲大俠請到這裏,卻也是一番苦心,不想讓別人打擾厲大俠。”

    馮師爺完之後,伸手推開了石屋的木門。隻聽“吱呀”一聲響,木門緩緩向內打開。馮師爺對厲秋風道:“厲大俠,請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