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81章(2/2)

作者:安喜縣尉字數:5648更新時間:2019-10-17 07:52:07

    劉湧等人知道厲秋風年紀雖輕,不過做事沉穩,絕對不是信口開河之輩。是以聽他如此一,人人心中都是一動。馮傑性子最急,張口便道:“厲大俠,你就不必再繞圈子了。有什麽話盡管便是,我現在都快急死了。”

    厲秋風道:“既然如此,晚輩便將事情從頭一。不過其中很多都是晚輩的猜測,若有不當之處,還請幾位前輩指教。據封門村聶老太爺,昔年聶、陸、趙、杜、花、徐六家,為躲避戰亂而逃入封門村。初時尚能融洽相處,隻是後來六家卻起了紛爭。徐家想要將其餘五家燒死在千陰洞鄭隻是走漏了風聲,徐家反倒被聶、陸、趙、杜、花五家困於洞中,火燒煙熏,大半死於洞內。僥幸逃走的幾名徐家子弟流亡他鄉,伺機報仇,雙方恩怨糾葛了五六百年,一直延續至今。

    “而倭寇之禍,遠在唐朝之時已有了苗頭。隻不過大唐正是強盛之時,扶桑人不知高地厚,竟然起了不臣之心,妄想先征服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國,然後從北方進入中原。結果大唐隻派出一支偏師,與新羅兵馬聯手反擊倭寇,於白江口大敗扶桑人,自此倭寇再也不敢有所異動。到了大明立國之時,扶桑國內戰亂不斷,一些敗逃的武士到了福建沿海島嶼之上,與當地的海盜相互勾結,襲擾東南沿海地區,這便是倭寇之亂的開始。

    “大明自太祖立國之初,便將敗徒北方的韃子視為心腹大禍,精兵悍將盡數在北方布防。到了成祖登基,更是將都城由南京遷至北京,以子之尊守衛國門。可見朝廷對於韃子極為重視。至於倭寇,一直被視為股海盜,朝廷並無全力圍僥打算。

    “隻是英宗朝之後,一些對朝廷不滿的漢人與倭寇勾結起來,不斷騷擾東南沿海各地。此時倭寇的目的已經不隻限於搶掠金銀財寶和人口,而是窺伺大明下,想要奪取中原江山。原本分散於各個島嶼上的倭寇也逐漸匯合到一起,形成了一股極強大的軍力。在最近的三四十年間,倭寇公然上岸,攻取城池,毫不避諱與官兵進行大規模野戰。朝廷這才醒悟過來,對東南沿海的倭寇軍情重視了起來。隻不過江南各地武備空虛,朝廷雖然有重振軍威之心,卻也是有心無力。

    “封門村五家與徐家經過數百年的血戰,雙方死傷慘重,仇恨越結越深,冤仇已不可化解。爭鬥之際,雙方手段殘忍,無所不用其極。而花家因為出了叛徒,最終被滅門。剩下的聶、陸、趙、杜四家雖然大占上風,卻始終不能將徐家消滅。直到近幾年紀定中掌握了封門村的大權,耗費心思,製定計謀,又花費重金買通了海盜,在海州消滅了徐家,這段恩怨才終於結束。

    “紀定中定計之初,便已打定了主意,隻是利用海盜,待事成之後,要將海盜一並消滅。這些海盜正是倭寇旗下的一支人馬。倭寇頭目聽中原腹地竟然有人要請海盜幫忙,正中下懷,打算趁此機會將倭寇的勢力滲入中原。雙方爾虞我詐,都想利用對方,實現自己的目的。

    “聶老太爺等決意在事成之後,將倭寇順手除掉。不過據我猜測,倭寇也絕對不會容許封門村知道他們的陰謀。是以海州一戰之後,倭寇的大頭目借口要到封門村拜訪,實際上是要滅掉封門村聶、陸、趙、杜四家,由倭寇占據封門村這樣一個險。聶老太爺老奸巨滑,紀定中更是心思縝密,豈能猜不到倭寇的打算?是以兩人定計之初,便已想到了事成之後,如何對付倭寇。他們知道單憑聶、陸、趙、杜四家的力量,絕對無法與倭寇對抗,是以便想到了利用武林各大門派,聯手對付倭寇。這樣一來,聶家便可作壁上觀,最後坐收漁翁之利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