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279章(2/2)

作者:安喜縣尉字數:4356更新時間:2022-08-30 02:41:39

    “方才在下提到的扶桑人晁衡,也是扶桑國派到中土的遣唐使。他仰慕大唐物華天寶,最後沒有跟隨扶桑國使者回轉扶桑,而是留在大唐做官。此人精通醫術,又有文采,算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安祿山在幽州造反,一路南下攻克洛陽,又派出叛軍擊破潼關,兵鋒直指長安。李隆基聽了楊國忠的主意,棄了長安城逃往蜀地。其時為了不走漏消息,楊國忠壓根沒有將皇帝棄城逃走的消息告知百官,待到百官上朝之時,才知道皇帝和宰相已經逃出了長安城,登時嚇得魂飛魄散,亂作一團。

    “李隆基做了皇帝之後,最初在張九齡、姚崇、宋璟等名臣的輔佐之下,尚能勵精圖治,使得大唐國力強盛,威震四方。隻是這幾位忠臣離開朝堂之後,李隆基的本性暴露無遺,每日沉迷於酒色之中,朝政被奸相李林甫把持。李林甫狡詐無恥,為了獨攬大權陷害忠良,朝廷中的忠義之士大多被他貶斥,許多忠臣良將被他構陷坑害,不是獲罪被殺,便是被貶斥流放。其餘那些忠臣見此情形,為了自保隻得辭官歸隱,離開了長安城。是以朝堂之上盡是李林甫的同黨,都是一些奸詐小人。後來李林甫病死,楊國忠做了宰相,比李林甫還要卑鄙得多,隻要肯給他行賄,他便許以官職,幾年下來,朝堂之上再無忠義之士,都是與楊國忠沆瀣一氣的卑鄙奸臣。

    “聽到皇帝李隆基和宰相楊國忠逃走的消息之後,這些齷齪官兒自然不肯為大唐盡忠。許多官吏以為大唐氣數已盡,安祿山必定能夠做皇帝,是以打算留在長安城,等叛軍入城之後,便即向安祿山俯首稱臣。另有一些官吏雖然無意投降叛軍,卻也不想為大唐盡忠,這些年貪汙受賄,搜刮百姓已經積攢下了萬貫家私,不管逃到哪裏都餓不死。是以他們收拾了家中的金銀細軟,便即帶著家人逃出長安城,尋一個穩妥之地買田置地,樂得做一個逍遙自在的富家翁。

    “晁衡雖然是扶桑人,不過對大唐甚是忠心,既不願意投降叛軍,也不打算逃離長安城躲避兵火。他聽說李隆基一夥人離開長安城之後向西逃走,便即買了一匹馬,縱馬向西奔去。李隆基帶著楊家姐妹同行,一路上行走不快,晁衡終於在烏梅縣地界追上了李隆基一夥人。其時李隆基和楊國忠隻想著逃命,對於晁衡趕來投奔並不在意,不隻沒有誇讚他一片忠心,反倒因為又多了一人吃飯而甚是厭惡,壓根不想讓他同行。好在壽王李瑁平日裏與晁衡素有交情,時常以詩文唱和,此時正是落魄之時,越發感歎晁衡對大唐不離不棄,便將他收在自己的隨從之中,帶著他一起逃難。”

    《一刀傾情》

    喜歡一刀傾情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