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章我是客家人(1/2)

作者:不停爬天梯字數:4692更新時間:2019-10-18 06:44:41

    我老家住的地方田心村,聽我死去的大伯說我們那個村子以前沒有外姓,全部都是肖姓,在五十年代的時候因天花、霍亂等滅絕人種的瘟疫全死了,所以我們那也叫“肖家塅”。還有一種叫法“田心河背花園”,我們上街中間隔了條大溪河。後來就來來了很多外姓人士陸陸續續遷居於此,我們也就這樣落戶到了這裏。我們的祖先也許像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述的那樣,為了避免戰爭,也為了能找個能安居樂業的地方,不遠萬裏我們的祖先從廣東梅縣遷移過來的。所以我們那村上90%以上的人是說客家話的,有小部分是說本地話,而我就是“非純客家”的客家女。客家地區分為純客家和非純客家。一般認為,在日常工作中,不使用其它方言(“其它方言”不包含普通話),隻會講客家話的人口占該縣總人口數89%,且該縣文化不受其它方言的文化影響,仍為典型的客家文化的,為純客家縣。也有認為需達到94%以上。總之,純客家縣的數量相對較少。

    客家人由北至南的大遷徙,據《嘉應州誌》記載“客家人祖先本齊晉人,至秦時被迫而遷於豫皖”,正說明了這一事實。目前關於客家淵源的看法主要有三種:(1)北方南遷漢人發展演變而來;(2)北方南遷漢人融合南方土著發展演變而;(3)南方土著融合北方南遷漢人發展演變而來。遷徙的過程肯定是艱險的。扶老攜幼,跋山涉水,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安家過日子。客家先民披荊斬棘,排除險阻,“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他們終於挺過來了,形成今天這樣一支有著數千萬人丁的興旺發達的民係群體。

    不同時代分別客居了幾個省區,原是中原古代語言,客家口音經沿途省份方言口語的影響,吸取了外來方言,到了梅縣山區以後,口音逐漸定型下來,就形成了今天的梅縣客家話。梅縣客家話保存了大量古音,當地人用客家話朗讀文言文和唐詩宋詞覺得更加琅琅上口,富有韻律。湖南是屬於非純客家縣市:有臨湘、平江、瀏陽、醴陵、茶陵、炎陵、攸縣、安仁、常寧、耒陽、永興、桂東、汝城、江永、江華、郴州、宜章等17個。

    客家人都出自河洛,其範圍應包括黃河以南、長江以北、漢水流域以東、淮河以西的中原舊地,其核心在河洛。

    客家先民南遷定居嶺南後,不但傳播了中原的先進耕作技術,而且建築民宅保持了原有的傳統風格。

    不過我們那邊的建築風格不是那樣的,因為氣候、地形的不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我們那以前的房子都是土坯壘的土房子一般2層居多,然後用石灰粉刷下地上打上水泥,然後是一個三角架成的房梁。這樣的建築風格保證了冬暖夏涼的要求,湖南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這樣的房子讓我們可以適應氣候差異,讓我們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近年來,家鄉變化很多,一幢幢紅磚砌的房子外麵貼上漂亮的各式瓷磚,代替了土坯壘的土房子,的有保持原有的三角的房頂,也出現了和城市接軌的四方平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