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69,手握火種前行(2/4)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12114更新時間:2019-11-09 16:03:12

    全村人一起大喊,“好。小五,好樣的。”

    “......我負責修水泥路,建路燈柱,拉電話線、網線......下水道,化糞池,綠化,垃圾池,這些都是我負責出錢建設。還有給村裏孩子玩耍的球場,兵兵球台......給老人活動的活動室、閱覽室等等,也都由我出錢建設。”

    陳白羽從初中起就開始收集大唐農場的曆史資料,從不同的老人那裏聽說了不少關於農場曆史的故事。

    也讓陳明幫忙收集了很多關於農場人的故事,例如公路守護人曾爺爺,曾經的老兵。

    又例如木雕手藝人師傅關爺爺,他是李建國介紹給陳白羽的。現在關爺爺給農場的木雕帶出了不少的徒弟。

    農場雜貨越來越好,就有關爺爺的一份功勞。

    炳堂叔和雁堂嬸都已經說過了,以後他們就給關爺爺養老送終。隻要關爺爺一天不離開農場,他們就照顧關爺爺一天。

    當初在發展農場手工藝的時候,李建國給陳白羽介紹了不少手藝師傅。這些師傅在那個年代都受到了這樣那樣的傷害,家人沒有了,身體也不太好。隻身一人,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

    當初李建國介紹他們過來農場養老,一方麵是因為農場的確需要這種手藝師傅,一方麵是因為陳白羽‘人美心善’,另一方麵是因為農場人長壽。

    這些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陳白羽讓人把這些故事整理下來,給農場的孩子們看。

    讓農場的未來主力軍們更了解農場,了解農場的人和事。

    感情是在點點滴滴中積累下來的。

    陳白羽不希望因為發展而淡化了人和農場之間的感情。隻有對農場的感情身後,才會愛護,才會珍惜。

    這些年,陳白羽已經收集了打量的資料,差不多裝滿了一個木箱子。這個紅木箱子是阿祖留給她的,阿祖的嫁妝。

    曾經這個紅木箱子裝著很多很多的零食,例如芝麻糖、花生糖、冰糖塊等等。阿祖去世了,再也沒有人給她留花生糖和芝麻糖了。

    這個木箱子現在也不用來裝零食了,改裝各種資料、文件、報紙、雜誌。

    陳白羽通過整理這些故事然後發表了不少的文章,現在這些都被陳白羽收藏保管了起來。

    這些資料,屬於大唐農場文化,陳白羽希望大家都能看看。陳白羽希望大家通過這些資料知道我們是從哪裏來的?怎麽來的?我們的先祖在遷徙的過程中經曆了什麽?

    這些肯定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的。

    靠著口頭相傳留下來的先祖故事,很多都已經消失在曆史的長河。陳白羽和陳明問了村裏的很多老人,在慢慢的完善大唐農場的過去,形成大唐文明。

    現在的很多孩子都知道,我們的家鄉叫大唐農場。卻不知道,在1930年之前,大唐農場是地主唐家的農場,叫唐家農場;在1949年之前,唐家農場改名大唐農場,以村名為名;在1949年之後,大唐農場改名勝利農場,慶祝翻身做主的新生活;1967年之後,勝利農場改名紅衛農場;1978年初,紅衛農場再次改名大唐農場......

    其實,這些都不過是文件上的名字。在大唐農場人的心裏,它一直就是大唐農場,屬於他們自己的農場。

    不管經曆了什麽,農場人都齊心合力的努力保留下它。就好像在分田到戶的時候,農場人合力把整個果園都保留了下來,堅決不分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