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八十章 旅途的辛苦

作者:磐生蓮兒字數:2424更新時間:2020-01-20 00:51:25
遠道而來的各位朋友,旅途辛苦了!歡迎來到冠豸山觀光旅遊。我是阿布導遊。今我要帶大家去遊覽一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冠豸山景區。

朋友們,請大家往上看,看看這座山峰形狀像什麽呢?先看看主峰兩邊緊挨著的兩座山像是兩個帽翅,對了,像個官帽。它叫;獬豸冠,也就是宋代以前執法官的官帽,在古代也泛指執法官,關漢卿的《玉鏡台》中就有這麽一句台詞;生前不懼獬豸冠,死來圖畫麒麟像的就是執法官。

什麽是;獬豸呢?相傳它是古代的神羊,獨角,能辨是非曲直,若見人爭鬥,就會角觸理虧的一方。楚文王曾按這個形狀製成;獬豸冠,遠遠地望冠豸山,就像;獬豸冠。也正是體現了冠豸山的威嚴正義。因此,古往今來,人們把冠豸山視為剛正的神山,也是人們追求建立公正廉明社會的象征。

現在我們開始登山了,請大家謹記觀景不走路,走路不觀景,同時要注意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哦!看,前方這株迎客鬆正向我們微微點頭,歡迎大家的到來。

這顆迎客鬆已有二百多年的曆史了,過去的冠豸山上滿山遍野古木參,半山腰有;鬆風亭,山頂有;聽鬆亭,還有;印鬆麓等景觀和石刻,也留下了廈門書法名家羅丹先生在抗戰期間寫的名句崖刻:;一秋色千峰雨,萬壑鬆濤十裏關的崖刻。

品鬆韻,沐鬆風,樹正氣,讚風格,這是遊冠豸山的一大樂趣,上世紀六十年代,廣東省高官陶鑄寫有一篇《鬆樹的風格》,它筆下的鬆樹給人以傲霜淩雪,百折不撓,無私無畏的凜然正氣,這正與;冠豸公正廉明剛正不阿的寓意相吻合。是不是感覺迎客鬆為我們帶來一片蔭涼,那就讓我們帶著一身脫俗超凡的感覺,繼續登山吧。

傳這座山原來在武夷,隻因為有一年九龍江發大水,玉帝命令一神仙將山趕往九龍江堵水,趕山神仙到連城地界時,口渴難忍,來到一村莊討水喝,熱情村姑讓他喝了三大碗酒,醉後誤了時辰,把山留在這裏,故早有;北夷南豸,丹霞雙絕之稱。

各位團友,在這裏我們看到有;冠豸二字,這是元代一縣令同卿鐫刻在這裏的。這是聖旨牌坊,清鹹豐八年(1858年),太平國餘部石達開的族弟石鎮吉部署千人進攻連城,連城無險可守,縣令隨同數千群眾,登山避難,最後太平軍攻上冠豸山,造成3千多群眾慘死。這聖旨牌坊就是朝廷下令誥封在此陣亡的縣衙官兵和3千多群眾的。

朋友們,我們已經到達山頂了!站在這裏眺望前方,縣城的景致盡收眼底,真是;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冠豸山人文鼎盛,出過20多名進士,堪稱連城文化搖籃。民族英雄林則徐和大才子紀曉嵐在遊冠豸山時,於;東山草堂題下了;江左風流和;追步東山名匾,至今還在。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