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6章 嘉年華籃球(1/3)

作者:沉默的愛字數:6164更新時間:2023-12-20 19:23:12

    第226章  嘉年華籃球

    從洛杉磯回來後,雄鹿有兩天的時間進行休整。

    喬治·卡爾本來隻想分析一下最後這段賽程誰最難打,然後,一個名叫吉姆·托德(Jim  Todd)的助教向他反映了一個情況:“喬治,這個情況可能違反你的直覺,但它是真的。”

    卡爾點點頭:“你說。”

    “當我們出手三分的次數越多,我們的表現越好。”托德誇張地說,“我統計了上賽季至今的每一場比賽的數據,結果發現,每當我們單場比賽的三分出手次數達到25次,我們就會贏下比賽。”

    這是個“定製型”的數據。

    因為投得準,才會投得多。

    而在大球時代,三分投得準自然可以打花比賽,贏球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把這個數字限製到每場20次三分出手,那就與雄鹿目前的場均三分出手次數相差不多了(18次)。

    但即使是這樣,結論依然是正確的。

    即使樣本擴大到每場出手20次三分的樣本,雄鹿的勝率依然可觀。

    “吉姆,你想說什麽?”

    卡爾認真地看著自己的助教。

    托德說:“如果我們把三分出手提升至30次呢?”

    “伱瘋了!”

    就算是瘋狂卡爾,也感覺每場出手30次三分太過瘋狂。

    但他的心中卻有一股邪念在耳語:“為什麽不試試?膽小鬼!為什麽不試試?失敗了又如何,一兩場常規賽而已!”

    對卡爾來說,這真的很瘋狂。

    因為當NBA引進三分線的時候,他正在師哥拉裏·布朗手下當助教,他清楚地記得當時有無數享譽職業籃球界的專家認為三分球不會給比賽帶來任何的變化。

    當時的鳳凰城太陽隊總經理傑裏·科蘭傑洛(Jerry  gelo)在1979年10月告訴美聯社:“作為一名純粹主義者,我希望看到比賽保持原樣。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用一年的時間觀察一下。但比賽的基本結構將不會有任何改變,這才是最重要的。”

    一年變成了兩年,然後是三年,現在已經過去了25年,還在繼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科蘭傑洛是對的。比賽的基本結構並沒有像反對者所擔心的那樣發生顯著變化。無論是在1979年、1989年、還是1999年都沒有發生變化。

    什麽是明顯的變化?

    這種變化真的很好捕捉。

    就好像你看60年代的黑白錄像可以明顯從球員的技術運用和身體素質來區分80年代的比賽錄像。

    但如果把1979年的比賽錄像和2003年的比賽錄像放在一起,除了畫質,區別不會很大。

    這就是一個問題了。

    自1979年NBA引進三分以來,比賽的進化速度並不像上一個20年那麽快。

    如果吉姆·托德所謂的場均出手30次三分球可行的話,那將是可怕的。

    對卡爾來說,這是籃球三觀的毀滅與重塑,不僅僅是他,許多執教籃球多年的教練員的籃球觀都會被擊碎。

    “試試就試試吧,這沒什麽大不了的。”卡爾念叨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