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28章 精雕細琢到人間煙火(1/2)

作者:風熄花字數:3436更新時間:2023-09-25 21:37:48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美食更是從古至今,否則也不能留下那樣一句話:民以食為天。

    就菜係來說,四大菜係,川魯粵蘇。擴展到八大菜係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

    再擴展還有東北菜,本幫菜,贛菜,楚菜,京菜,津菜,冀菜,豫菜等等。

    不說別的,就是川魯粵蘇要是細分都不知道有多少派係了。

    之前川菜的細分,高原給白葉講過。

    這些日子跟著資料學習,白葉知道粵菜也分成很多菜。

    隻是粗略劃分,就能分出廣府菜、潮汕菜、東江菜。

    其中廣府菜包括集南海菜、番禺菜、東莞菜、順德菜、中山菜等等。

    廣府菜口味清淡,追求清中求鮮、淡中求美,而且口味也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時令不同略有差別。

    夏秋偏清淡,冬春重濃鬱。

    廣府菜追求色香味俱全,通過刀工、烹調、火候、佐料、拚盤、菜名以及飲食的環境等的相輔相成。

    潮汕菜也被稱為潮州菜,起源於廣東省潮州地區。

    潮汕豐富的水產資源以及食海鮮的飲食習慣,使潮菜菜肴以烹調海鮮見長。

    潮菜素有“無海鮮不成宴”的說法。

    潮汕菜力求原汁原味,清鮮爽口的同時又注重調味,在烹調時運用各種調料對主料進行加工,以求得獨到的美味。

    可以說一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潮汕著名的丸子就是其中代表菜,精細到需要將肉打成肉糜,調味後再擠成丸子,下鍋蒸或煮,務求達到清鮮、爽脆的風味。

    無論是大名鼎鼎的牛肉丸,還是豬肚丸,還是魚肉丸,俱是如此。

    至於東江菜,另一個名字更被人熟知:客家菜。

    客家菜肴保留中原菜肴風味,以油重味濃為特點,尤其擅長燒、烤、煲、釀等做法。

    客家菜的用料,大都以家禽與野味為主,如果說潮汕菜是無海鮮不成宴,那客家菜就是無肉不成席了。

    像是著名的梅菜扣肉,鹽焗雞,都是屬於客家菜。

    中午白葉做的苦瓜釀肉也是客家菜之一,所謂釀,就是將肉或蝦之類剁成茸,再嵌入食材,或者是直接用磨具做造型再烹製的一種烹飪方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