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三十一章 揚眉吐氣!(2/3)

作者:手殘麵癱字數:6196更新時間:2019-12-13 19:30:48

    

    宋徽宗清楚的記得,他的老祖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時,專門設有內庫,名為“封樁庫”。

    

    這個內庫的作用就是從每年的財政收入中劃出一定比例的盈餘存儲起來。老祖的想法是在儲滿五百萬緡時。

    

    向契丹贖買燕雲十六州;如果契丹不肯,便把這筆錢作為戰爭經費。老祖趙匡胤曾經過:

    

    “我以二十四絹購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過十萬人,止費二百萬絹,則敵盡矣。”

    

    可惜自己的老祖也是才滿五十歲就猝然而亡,他的恢宏計劃也無法實現。後來自己的另一個老祖趙光義挾平滅北漢的餘威。

    

    兩次北伐契丹,均以慘敗告終,他們大宋帝國企圖以武力收複燕雲地區的努力也宣告失敗。

    

    在之後的時間裏麵大宋國和遼國就為了這燕雲十六州整整的打了二十五年的戰爭。

    

    最後在自己的祖上真宗那個時期,遼國的蕭太後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

    

    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自己的祖上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

    

    但是自己的祖上真宗實在是打不過遼國。沒有辦法的真宗在朝中賣國賊的蠱惑下。

    

    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澶淵之盟》每當想起來這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的時候。

    

    宋徽宗的腦海裏麵就自動的彈出來了這條約的內容:

    

    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這一條對於宋國來就是一個笑話。

    

    雖然當時是以年紀為大,宋國在稱呼上占了便宜,但是事後其實都是以實力論兄弟的。

    

    遼國的實力強悍,宋國自動降級為淋之國。

    

    除開當時簽訂的第一條然宋國占了一個口頭上的便宜以外,其他的條件則是讓宋國吃了大虧:

    

    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