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後記

作者:王剛字數:2178更新時間:2023-09-28 01:13:55
年譜作為寫作和研究的一種體例,在中國曆史上由來已久。《路遙年譜》通過追溯路遙一生的曆程,來探索當代中國文學的另一麵。 大概是2012年,筆者在完成本書初稿的書名下麵又加了一行字:“文壇苦行僧和他的文學時代”,最後出版社沒有采用這個副標題,但這個副標題一直保留在我的心裏,可以說這是筆者對於這本書最初、也是最基本的一個詮釋。 為路遙撰述一部學術年譜,是路遙研究的需要,也是路遙研究領域取得實績的一個說明。筆者相信,為文學界還原一個真實的“文學的路遙”,用年譜這種方式研究路遙,將會為重返20世紀“80年代”發揮一定的作用。 幾年前,此書初版麵世時,一些報刊曾刊登過一些書評,筆者也曾在《光明日報》(“光明悅讀·出書者說”)發表了《我們為什麽還要重讀路遙》一文。筆者曾在文章中這樣寫道:“為了還原或者展現一個更真實、更立體、更本真的作家路遙,筆者開始了多年的漫漫追尋,前後曆時五年,多方調研走訪數十位相關人士,鉤稽辨析各類文獻史料,最終完成了這部《路遙年譜》。”八個月後,還是在《光明日報》上,我看了中國人民大學程光煒教授的文章——《當代作家年譜的編撰拖延不得》。在文章中,他說:“《路遙年譜》給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路遙的人生世界,然而當代文學一些重要作家的年譜仍未問世,不能說不是一個遺憾。”程先生呼籲當代作家“抓緊做些年譜撰寫的準備工作,積累第一手資料”。不久之後,南開大學李潤霞也在《光明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作者隱身 史實開口——我看當代作家年譜的寫法》的文章。在文章結尾,她寫道:“作為作家研究中的基礎研究,史料史實是年譜寫作的學術生命線……讓位於史實本身開口,這才是年譜的真正寫法。” 本書從初版到再版,再到修訂版,曆時約十年。十年間,出現了不少新的資料。於是,借路遙70周年誕辰之際,筆者將書稿修葺一過,增補了一些新內容,也將有誤之處做了訂正。《路遙年譜》在廣泛的一手材料的基礎上,加以考辨,理清當下表麵存在的熱鬧現象,糾正某種重複徒勞的研究,為不記日記的路遙還原出了一部經得起推敲的生活與創作史。 本書對路遙研究界師友著作有借鑒、吸收。程光煒教授、李建軍教授、梁向陽教授、趙學勇教授、楊曉帆博士、王璐博士、程帥博士、曹穀溪先生、海波先生等都予我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資料與鼓勵。另外,還要感謝譚華、王水、劉豔老師對我所做工作的鼓勵與支持,感謝本書編輯的精心編校,在此一並致謝。 筆者深知自己學識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一些不足和失誤之處,懇請讀者、專家批評指正。 2020年7月7日於西安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