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後記(2/5)

作者:劉戰英字數:12124更新時間:2023-09-28 01:15:46

    連祥一談及張萬鈞的名字,目光中飛溢而出的神色,充滿了對其由衷的讚譽與敬佩,故而“話匣子”一如大江東去的波濤,洪流滾滾,洶湧澎湃,一瀉千裏。他言及他們如何相識,如何談到采用“軍民共建”形式在農場的千畝大田創建苗木基地一拍即合,又如何“英雄所見略同”地將苗木基地的所選苗木定位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科技品種上,又如何多次到北京“探營”,最後選定三倍體毛白楊,等等,不一而足。

    聽到連祥提到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開發區園林綠化公司經理張萬鈞,我從內心頓時湧動起一種割舍不去的親和感。

    那是1992年,國務院文化部所屬的文化藝術出版社策劃要出版一套“中國經濟特區開發區紀實文學叢書”,時任該社當代文學編輯室主任的李文合和副主任的蔡誌翔二位文兄找到我,定要我擔負撰寫一部書的任務。當時我擔任中國僑聯機關刊物《海內與海外》雜誌社主編,此雜誌由“白手起家”創辦一年多時間,刊物的整體品味還未完全定型。再說,雜誌社又實行的是主編責任製,編輯、發行以及人、財、物等都由我一人主管,諸事雜遝,可謂忙得不可開交。但是,由於李、蔡二位文兄誠懇相約,實在不好意思推辭,隻好選擇了距離北京最近的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另外,我所以選擇天津,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即聽說當時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名叫葉迪生,是個歸國華僑,與中國僑聯有著“血脈相連”的親情關係,我身為中國僑聯工作人員,去了以後講明“身世”,相信會得到他的關照和支持。有基於此,幾個月後便問世了我與當時擔當開發區辦公室主任兼公共部部長的田貴明合作寫成的《拓荒者的戀歌》一書。當時,我在開發區采訪時,一個匪夷所思的問題,就是開發區為什麽選在這麽個鬼地方?這裏,曾是具有近百年曆史的我國華北產鹽重埠的鹵化池。一年四季,除了白花花的鹽砣和灰茫茫的海水,居然連抗鹽堿性能很強的蘆葦和檉柳之類的植物都不能生長!後來在采訪中方得到答案,這裏不僅水陸交通便利,而且地價也極為便宜。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不與民爭田。應該說,這後一個原因,在我國可耕土地每年銳減,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的今天,當時的決策者們還是很有超前意識和戰略眼光的。那時,盡管這裏的客觀條件比較差,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全國眾多的開發區中各項綜合指標還是名列前五名。當時提及開發區中的佼佼者,依次排列為:廣(州)、大(連)、上(海)、青(島)、天(律)。所以,采寫開發區,主要是著力表現開發區的對外開發,招商引資,以及高速發展的經濟增加率。所以,盡管有人也提及鹽灘綠化如何如何來之不易,也聽說開發區鹽灘綠化奠礎人張萬鈞的名字,但由於那時社會上的生態意識普遍淡薄,筆者也沒有認識到鹽灘綠化是開發區蓬勃發展的主旋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樂章,因此在《拓荒者的戀歌》一書中隻是蜻蜓點水般的寫了一筆,這不能不說是此書一個難以補贖的缺憾。

    人們對於客觀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經過需要付出代價的過程的。這些年,隨著人類生存環境慘遭人為的破壞,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年逾一年地向人類“討還血債”: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洪水泛濫,河流幹洞,太陽黑子入侵,沙塵暴肆虐,水被嚴重汙染,空氣中充斥著可吸入顆粒物,人類倘若再冥頑不化地恣意破壞生態,就將要被開除“球籍”!因此,植樹種草,綠化山河,加強生態建設,不但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也被列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