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章 白與紅(2/5)

作者:我本瘋狂字數:15092更新時間:2023-09-28 01:22:29

    王玲任由劉建將她扶起,坐在椅子上,扭過頭,雙眼通紅,眼淚汪汪地看著劉建:“劉哥,我爸去年去寧省之前跟我說,讓我抓緊找男朋友結婚,我不知道他得病的事情,所以沒將他的話當回事。他要是跟我說,我就上心了,怎麽也要讓他親自給我主持婚禮,見見我未來的老公……”

    劉建能夠感受到王玲那痛徹心扉的悲傷,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隻是輕輕拍著王玲的肩頭。

    “劉哥,你說我爸圖了個啥?”王玲抹了一把眼淚,滿臉不解地看著劉建,“他身患癌症,不去治療,帶病堅守在施工現場,將自己最後的生命都奉獻給了單位和工作,到頭來除了讓親人悲痛之外,能得到什麽呢?”

    “玲玲,你爸這樣做,是想為家鄉做貢獻,想將寧西高鐵銀吳標段建設成中國高鐵的標杆。這是他想留下的作品,也是他人生最後一個願望。”

    劉建說著,忍不住看向王忠國的遺像,“隻是很可惜,他沒有堅持到最後,但他用這種方式傳承了老一輩鐵路建設者的工匠精神!”

    “劉哥,你覺得值得嗎?”王玲無法接受這個理由。

    “值得。”劉建很幹脆點頭。

    “為什麽?”王玲追問。

    “玲玲,你爸曾說過,人生在世,有些東西比生死更重要,比如堅守心中的信仰。”劉建收回目光,凝視著王玲,一字一句道:“上世紀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那些革命先烈為了趕走侵略者,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很多人戰死沙場。你說他們為了什麽?又想得到什麽?從個人角度來講,他們沒有想得到過任何回饋。他們隻是為了讓中國人民挺直脊梁站起來,讓中國站起來!”

    這一次,王玲沒有說話。身為九零後的她,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春風裏,享受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發展紅利帶來的幸福生活,從來不缺物質,有著極強的個人主義,體會不到劉建所說的那種集體主義和奉獻精神,但被劉建在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

    王忠國的追悼會在第二天早上九點在殯儀館最大的一個追悼廳裏舉行。早上七點鍾的時候,王忠國的遺體被精心處理後,放進了追悼廳的水晶棺材裏。追悼廳外擺了上百個花圈。因為地方不夠,花圈無法全部擺下,最後隻能將一些花圈堆在一起。

    八點過後,便陸續有人抵達追悼廳了。來賓統一穿著黑色或暗色的衣服,他們抵達後,在追悼廳門口領取了白花,別在胸口,等待著追悼會的開始。

    八點三十分的時候,以周林生為首的銀吳項目部班子成員全部到了,他們已經知道了劉建要被調離項目部的事情,但包括周林生在內,所有人見到劉建之後,都對這件事情隻字不提。劉建也沒有主動詢問,但他能夠感受到周林生那份發自內心的自責與內疚,甚至看到周林生幾次欲言又止。

    八點四十分的時候,中鐵工程局副局長葛瑞明和辦公室主任也到了。以高金東、賀建華為首的西北分公司班子成員也全部到齊,陪在葛瑞明身後。

    葛瑞明曾是趙永剛一手提拔起來的,後來工作表現突出,被鐵建領域的大領導賞識,攀上高枝,在趙永剛退休後步步高升,四十七歲便成為了中鐵工程局的副局長。很多人都認為葛瑞明極有可能在未來將職務前的副字變為正字,擔任一把手。

    葛瑞明在高金東等人的陪同下來到追悼廳門口後,沒有立刻去領取白花,而是走向了王忠國的幾名身份顯赫的同學。

    王忠國是恢複高考後第一批大學生。那一年的大學生含金量十足,很多人成為了共和國過去幾十年裏各個領域的中流砥柱。王忠國的同學之中也有這樣的人,而且不止一個,他們都官至副局級以上。他們今天統一放下工作、放棄休息,從天南地北趕到這裏,既是為了送別王忠國,也是致敬王忠國——寧省日報關於王忠國的那篇報道在鐵路係統內部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力,甚至很多單位都發起了向王忠國學習的活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