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章 天蟲下凡(1/5)

作者:吳一舟字數:17856更新時間:2023-09-28 01:58:50

    《山海經》reference_book_ids":[7267090249388395576,7077813319079316488,6911981464435297293,7077813319087754276,7046696632892525604,707818508547996365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2,"start_container_index":7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7},"quote_content":"《搜神記》reference_book_ids":[6833642854443650061,7084161014245100575,7264930453998554174,7222920244208077876,7077842494586637342,7267090241121422395]}]},"author_speak":"code":0,"press_status":1,"content":"  當蠶業踏著幽幽的腳步從遠古走來,走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的時候,一條“天蟲”也在悄悄成長,並一直護佑著蠶業,以其獨特的、神聖的方式與蠶業並行,它便是被神化和詩化了的蠶。

    蠶的神聖地位並不是一夜之間從天而降的,而是在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不斷發展起來的。正因為如此,這種神聖才顯得不那麽簡單,飽含了豐富的內涵。通過形形色色的神話傳說,一條普通的“吐絲蟲”終於演變成了神聖的“天蟲”,而這條“天蟲”又演化為“蠶神”,重新下凡到人間,造福於百姓。

    伏羲氏化蠶

    說到伏羲氏,但凡中國人大概都聽說過,他是我們中國土生土長的人類始祖,但他究竟是人還是神,恐怕也沒人能說得清楚。

    有人說,所有的神,最初都是人,由於後人們因為各種各樣的目的,不斷地給予撥高和神化,逐漸忘卻了其原始麵貌而變成了神。這個說法有點道理。

    神化了的伏羲氏史稱“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相傳,伏羲同女媧本是兄妹,一場凶猛的洪水過後,人類瀕臨滅絕,隻剩下他們兄妹二人,為了人類的繁衍,才無奈結為夫妻。因此,伏羲就有了繁衍人類的功績,也有了後世稱之為“人祖”的原由。這是關於伏羲最經典的傳說之一。

    所謂“三皇五帝”,是指我國遠古時期的帝王,在戰國至漢代文獻中有很多說法。

    三皇,一說為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伏羲“作網罡、正姓氏、製嫁娶、畫八卦、造琴瑟”;女媧“摶土造人”,繁衍了人類;神農氏“嚐百草”、“藝五穀”,開創了原始農業。另一說為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從此告別了茹毛飲血的生活。

    五帝,一說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一說為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

    不管是哪種說法,我們無法求證其真實性,可能確有其人,也可能完全是杜撰出來的,這也無關緊要。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遠古時期的所謂“皇”、“帝”,不過是部族首領而已,與後來的皇帝概念完全是兩回事。也許這些部族更強大一些,後世得到了更好的繁衍。

    事實上,關於伏羲的傳說數不勝數,傳說之間可能有關聯,也可能毫不相幹。大量的傳說都是開創性的大發明,毫無疑問,古代的任何發明都不可能一朝一夕之間完成,而是先民們千百年智慧的結晶。把這些結晶歸於“人祖”名下,既是先人們精神寄托的需要,也是古代帝王們教化百姓的需要。這樣,百姓的心靈有了歸宿,帝王的權威也得到了確立。

    來看看伏羲氏都有些什麽偉大功績吧。

    伏羲氏從蜘蛛結網得到啟示,發明了網綱,教先民用網漁獵。網的發明,大大拓展了人類的漁獵能力,把天上的飛禽、地上的走獸、水中的遊魚統統納入一張小小的網中,使人類的漁獵時代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伏羲氏教先民“養六畜,以充庖廚”。漁獵技術的進步使先民們有了多餘的獵物,於是,他又教人們把吃不完的獵物圈養起來,馴化繁殖,從此,擺脫了漁獵時代的豐歉不穩之虞,開辟了原始畜牧業的新時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