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7.莫名成名(1/3)

作者:蘋果字數:8874更新時間:2023-09-28 03:30:24

    生活的進程,我們活過半生便會懂得,我們會遇到什麽人,會發生什麽故事,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古人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想必他們也是同樣這麽感慨的,誰不是年齡越大越唯心主義呢?但是有一句話又特別好,當你送走若幹歲月之後,你如今的氣質裏、音容間,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經曆的事、愛過的人……

    馬曉東一大早發現微博湧入一大批粉絲,原來公益活動的第一個救助對象——那個修複鼻子的小夥子歐飛來微博跟帖,並述說了自己的故事,還大方地貼了張自己的照片。這下炸鍋了,數萬人圍觀,熱議不休,然後醫院前台電話響個不停,許多媒體要求采訪馬曉東。

    醫院召開了緊急會議,陳建華親自從外地趕回來主持。這次事件算是醫院第一次未刻意推廣就展露在大眾麵前的比較火爆的公共事件,管理層非常重視。

    蔡總、馬曉東、企劃部主任小王、形象設計主任、客服主任、行政院長、業務院長聚在陳建華的辦公室喝茶,鐵觀音濃鬱的茶香清醒著每個人的神經。大家平時忙忙碌碌,除了緊急會議,很少有機會這樣坐在一起品茗交流。

    陳建華喝了一口茶,說道:“看來這次的公益救助是個正確的選擇,社會反響很大,企劃這邊要跟上。我們遠遠沒想到受到幫助的人會主動在微博上表達對醫生的感激,這在我自己的醫療從業經曆中還是第一次遇到。”

    企劃部主任小王問:“我們是否需要聯係患者,協助我們做些企劃活動呢?感覺歐飛屬於樂意配合的那類患者,畢竟他這類手術跟普通的整形手術不一樣,患者不介意暴露在公眾麵前。”

    馬曉東想了想,說道:“這樣會不會不太好?明明是真的公益,卻變成像是宣傳似的。”

    行政院長和業務院長也點頭讚同馬曉東的說法:“畢竟是醫院的第一次公益活動,如果加上商業宣傳,就變了味,好事也成壞事了。”

    蔡總仔細地斟酌了一番,開口道:“有沒有方法能既讓公益活動依然是公益形象進行下去,又能趁機借著勢頭宣傳一下呢?這樣良性循環,我們將來也可以救助更多的人。我們是醫院也是企業,做一件事畢竟要讓股東們看到好處才對。”

    陳建華很同意這個觀點:“對,對於一個企業來說要善於把握每個機會,生存和情懷是不衝突的,隻有更好地生存才能離我們的情懷更近!”

    小王提議:“要不我們就挑選幾家正規的媒體接受采訪,新聞報道的模式最好。當事人我們聯係下,願意出鏡就出鏡,不願意也不強求。我們的新聞采訪模式采取訪談形式,就是用平淡的口吻講述一個普通人重新獲得正常生活的故事。”

    大家都覺得這個方式不錯,大概可以達到陳建華想要達到的效果。

    陳建華又笑著問馬曉東:“一旦上那些媒體的訪談節目,你就要成名了。在韓國,醫生跟明星似的,這種情況很常見,你在韓國待過應該有所體會,你能接受這種工作模式嗎?”

    大家都看著馬曉東,形象設計主任和客服主任都表示舉雙手讚成包裝馬曉東成為醫院的明星醫生。蔡總也樂滋滋地說:“你們別說,我也覺得馬醫生真有成為明星醫生的條件,各方麵來看都是魅力四射的,親和力也很強。醫院其實也應該有這種思維,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醫院醫生們提供的是技術和服務,夜總會的姑娘們提供的也是技術和服務,夜總會有花魁,醫院也可以有頭牌嘛!”

    這下大家都哄堂大笑起來,馬曉東一臉黑線:“蔡總,我也是服了,我都要開始犧牲色相成頭牌了,要不要這麽拚啊,我醜話說到前頭,我可是賣藝不賣身的!”

    大家笑得前俯後仰:“這性格還是很像頭牌的,過去頭牌姑娘都是賣藝不賣身,這樣身價才高。”

    陳建華也被逗笑了,說道:“別瞎開玩笑了,醫院的頭牌拚的就是藝,拚色就完蛋了。我憑直覺宣傳還是必需的,既然風來了,我們加一把火肯定能燒得旺。當然我這是站在一個商人的角度來看問題的,醫院畢竟是特殊的商家,因此大家要認真思考,我個人覺得小王的提議可以考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