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章 引領成功人生的好心態(2/5)

作者:文錦字數:32032更新時間:2023-09-28 07:12:28

    為什麽一定要用39滴呢?少用一滴行不行?

    在這位年輕人以前,已經有許多人幹過這份工作,但從來沒有人想到過這個問題。這個年輕人不但想了,而且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試驗。結果發現,焊接好一個石油罐蓋,隻需38滴焊接劑就足夠了。

    年輕人在最沒有機會施展才華的工作上,找到了用武之地。他非常興奮,立刻為節省一滴焊接劑而開始努力工作。

    現有的自動焊接機,是為每罐消耗39滴焊接劑專門設計的。用舊的焊接機,根本無法實現每罐減少一滴焊接劑的目標。年輕人決定自行研製新的焊接機。經過無數次嚐試,“38滴型”焊接機終於被他研製成功了。

    使用這種新型焊接機,每焊接一個罐蓋可節省一滴焊接劑。積少成多,一年下來,這位年輕人竟然為公司節省開支5萬美元。他就是世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曾經有人問洛克菲勒:“成功的秘訣是什麽?”他說:“重視每一件小事,點滴匯成大海。”

    半個世紀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遨遊了108分鍾,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這個榮譽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他能在20多名宇航員中脫穎而出,是一個良好的習慣成全了他。在確定人選時,20個候選人實力相當,躍躍欲試。在演習之前,主設計師發現,在他們之中,隻有加加林一個人是脫了鞋進入機艙的,其實脫鞋進入機艙隻是他的習慣,他怕弄髒機艙。主設計師看到有人對他付出心血和汗水的飛船這麽倍加愛護,很受感動,於是,他當即決定讓加加林執行試飛。

    理查得·維沃博士是一位博學多才的老人,他問一位年輕人:“你是否了解南非樹蛙?”“不知道。”年輕人回答。

    博士接著說:“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五分鍾的時間讀相關資料,這樣,5年後你就會成為最懂南非樹蛙的人,成為這一領域中最具權威的人。”5年後,當一個樹蛙研究領域的權威人士傑瑞來拜訪維沃博士時,博士高興地發現,原來他就是當年的年輕人。

    積沙成塔,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源自細節的積累。如果你想成功,你就從現在起,重視每一件小事,不放過每一個細節,那麽,成功就不會與你擦肩而過。

    勤奮創造奇跡

    如果人們都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即便是能力一般的人,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績;即使是那些令人厭煩的人,也會使人改變對他的看法。

    每一個老板都會認為,勤勤懇懇、全神貫注、充滿熱情的員工更有價值,這樣的下屬在盡力幫助自己。另一方麵,在那些冷漠、粗心大意、懶惰的員工的影響下,老板會覺得壓抑。因此,他會自覺地與有良好心態的員工在一起,關心他們的生活,提升他們的職位,提高他們的薪水;對那些不專心工作、開脫責任、不注重實績的員工,他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心理。

    對工作的不同態度——一心一意或三心二意,充滿熱情或不冷不熱,專注投入或冷漠淡然,其最終的結果有著天壤之別。

    富蘭克林說:“來到這個世界上,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這樣做了,即使是最卑微的職業,也能從中體驗到快樂與滿足。

    對補鞋這麽低微的工作,也有人把它當作藝術來做,全身心地投入,不管是打一個補丁還是換一個鞋底,他們都會一針一線地精心縫補。另外一些人截然相反,隨便打一個補丁,根本不管它的外觀,好像自己隻是被逼著幹的,根本沒有熱情來關心工作的質量。前一種人熱愛這項工作,不是總想著從修鞋中賺多少錢,而是希望自己手藝更精,成為當地最好的補鞋匠,並從補鞋中獲得享受。後一種人隻是把補鞋當成謀生的手段,根本無樂趣可言。

    有些教師在教育生涯中全力以赴,以滿腔愛心、同情心和責任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學生也能從他們那裏得到教益,成為其一生的財富。他們好像要把溫暖的陽光照射到每個學生的心中。教室就像他們的作畫室,而他們是站在畫布前麵的大師,全神貫注於自己的創作。

    而有些教師的態度則截然不同,從早晨一開始就對一天的工作覺得厭倦,想到要去給那些愚蠢的學生上課就膩煩透頂,時時想著如果哪一天不用上課就解放了。他們的授課既無熱情,也無生氣,反而把不良心態傳染給了學生。

    美國偉大的科學家、政治家本傑明·富蘭克林非常強調實幹精神,而他自己就是一個實幹家。在印刷所打工時,他迅速、出色地掌握了專業技能,憑實力成為領高薪的工頭。上班時間他以最高的效率工作,工餘時間他抓緊時間讀書。他用自己掙的錢買機器設備,籌辦自己的印刷所,並且在競爭中獲勝。從小到大,在印刷所工作、博覽群書、筆耕不輟,使他成為極其嫻熟的印刷技師和出色的寫手。創業初期,他插手印刷所和報紙的一切事務——寫稿、編輯、策劃廣告、排字、印刷、修理設備……那些簡陋的印刷機難免會出一些故障,他就是通宵達旦地工作也要排除故障、按時完成業務。他沒有時間去娛樂場所,沒有時間和人閑聊,沒有時間釣魚打獵,隻把少得可憐的閑暇時間用於讀書。總之,他一直在行動。他在科學上的貢獻更是舉世矚目。如果沒有實幹精神,他無法做出這麽多的貢獻——他揭示了電的本質,提出了“正電”和“負電”的概念,用普羅米修斯式的行動揭開了雷電的秘密,在光學、熱學、聲學、數學、海洋學、植物學等方麵都有很深的造詣,還發明了避雷針、新勢火爐、電輪、三輪鍾、雙焦距眼鏡、自動烤肉機、玻璃樂器、高架取書器、新式路燈……一個人身上集中了如此之多的成就,實在令人驚訝。

    作為企業家,愛迪生是實幹型的。23歲時,他辦工廠,招募了一批工程師、工匠,層出不窮地推出各種電氣發明。這些人都熱愛自己的工作,迷戀自己充滿創造力的頭腦和雙手。他們都是工作狂,而愛迪生是“總工作狂”。他每天的睡眠時間不到四個小時。愛迪生的辦公桌就在車間一角,每當完成一項發明,他就站起來,跳起非洲大陸的原始舞,嘴裏還念念叨叨:“這麽簡單的解決辦法,怎麽原來沒想到。”這已經成了一種標誌、一種信號,工人們一看到老板跳舞,就圍過來,他們知道又有新鮮事可做了。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在不斷增加人手的情況下還要日夜開工。工人們沒有抱怨,共同的興趣使他們與愛迪生建立了很深的友誼,何況這個不吝惜金錢的老板經常用金錢獎勵他們。實幹成了他們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行動、共同的樂趣。

    但是,勤奮實幹並不是蠻幹、瞎忙和突擊,也不是拚體力、耗精力。勤奮和下苦力是兩回事,一味盲目的“死幹”而不講究策略或方法那無異於蠻幹。勤奮是有目的、有步驟的不斷耕耘,耐心觀察,長期積累,持久探索。科學巨匠牛頓曾經透露他成功的奧秘:“不是由於別的,隻是由於我的辛勤持久的思索所致。”達爾文在五年環球考察的日日夜夜,幾乎沒有一天不觀察、不閱讀、不思考。正如一位偉人所說:“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

    成大事者必備的心態智慧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是否能夠取得卓越的成就,智商隻有20%的決定作用,其餘的80%來自“情感智慧”。所謂情感智慧,就是指一個人自我覺察、駕馭心情、自我激發、控製衝動、人際交往等一係列能力的綜合。

    讓太陽生長在心裏

    歲月如流,人生苦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由此,一些人逃避生活,另一些人則全心全意地獻身於它。

    我有一個女同學,因為家裏貧困,很早就退學嫁人了。我們猜想她一定是個愁腸百結的女人了,就一起相邀去看她。誰知一看,她竟是一副很滿足的樣子,有一個愛她的丈夫,有一個可愛的小男孩,這就是一個女人認為的幸福了。日子一天天消逝,後來她的丈夫在一場大病中離她而去,再後來兒子因車禍進了監獄。我又猜想她這回一定很痛苦了。有一次我路過她家,特地進去看她。她容顏蒼老了許多,額頭過早地爬上了一條條皺紋,但她辦起了一個托兒所。在與我談話間,她一會兒抱抱這個,一會兒拍拍那個,滿屋子孩子幸福的歡笑,都在她的眼睛裏流瀉出來。她的生命遭遇了那麽多的打擊,但她卻從來不曾遠離幸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