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章 別讓壞習慣的鎖鏈束縛你(3/5)

作者:文錦字數:46578更新時間:2023-09-28 07:12:30

    好習慣可以助人成長,壞習慣則可以毀人一生。如果你不想鬧出那位局長的笑話,就請警惕老習慣的陷阱,積極地改變自己的習慣吧!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一個年輕人訪問一位著名的禪宗大師,他聲稱想學習一些新的關於禪學藝術的東西。從一開始,這位大師就了解到這位年輕人有些自負,他來到大師這裏僅僅是為了能夠向其他人述說他已經向這位大師學習過。大師請這個年輕人和他一起喝茶,期間,大師向他的杯子裏倒茶。當茶水到達茶杯的頂部時,大師還是繼續從茶壺裏倒出更多的茶水,過了一會兒,茶水溢出了茶杯滴到了地板上。最後,年輕人不能再抑製他的焦急而大喊起來:“停!茶杯不能再裝更多水了!”

    大師停了下來,然後語重心長地說:“在茶杯重新能被灌注前,必須要倒空它。”

    同樣的道理對於生活的許多舊習慣也是適用的。隻有拋掉你的舊習慣,一切才可以重新開始。隻有改掉舊習慣,才能有事業的成功與生活的幸福。

    現代社會是一個激烈競爭的社會,競爭者為了躋身競爭前列,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不斷推出新技術、新產品。激烈的角逐和競爭,使社會的變化迅速異常。僅靠小聰明,死守老一套的習慣,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所以,你要敢於大膽創新,勇於挑戰社會和挑戰自我,才能成為時代的先行者。

    情緒失控惹是非

    生活中,很多人總是放縱自己的情緒,結果惹出了很多是非,警察瓦爾蒂和流浪漢的悲劇就是其中之一。

    阿芝·瓦爾蒂是法國尼斯市的一名警察,這天晚上他身著便裝來到市中心的一家煙草店門前,他準備到店裏買包香煙。這時店門外一個叫讓·皮埃爾的流浪漢向他討煙抽。瓦爾蒂說他正要去買煙,但讓·皮埃爾認為瓦爾蒂買了煙後會給他一支。

    當瓦爾蒂出來時,喝了不少酒的流浪漢纏著他索要煙。瓦爾蒂不給,於是兩人發生了口角。隨著互相謾罵和嘲諷的升級,兩人的情緒逐漸激動。瓦爾蒂掏出了警官證和手銬,說:“如果你不放老實點,我就會給你一些顏色看。”皮埃爾反唇相譏:“你這個混蛋警察,看你能把我怎麽樣?”在言語的刺激下,兩人扭打成一團。旁邊的人趕緊將兩人分開,勸他們不要為一支香煙而發那麽大火。

    被勸開後的流浪漢罵罵咧咧地向附近一條小路走去,他邊走邊喊:“臭警察,有本事你來抓我呀!”失去理智、憤怒不已的瓦爾蒂拔出槍,衝過去,朝皮埃爾連開兩槍,皮埃爾倒在了血泊裏……

    法庭以“故意殺人罪”對瓦爾蒂做出判決,他將服刑25年。

    流浪漢死了,警察坐了牢,起因是一支香煙,罪魁是失控的情緒。

    列夫·托爾斯泰說:“憤怒使別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卻是自己。”人一旦處於憤怒的狀態,便會失去理智,難以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做出正確的判斷,因而做成錯事、蠢事的概率便大大增加。

    很多有智慧、有成就的人,都曾反複告誡人們:千萬別被憤怒包圍,別被憤怒左右。例如,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畢達哥拉斯則說:“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蒙田說:“製怒這個武器有奇特效用。所有的武器都由人類使用,唯有這個武器是它在使用我們。”

    沒有人會跟一個動不動就怒火中燒,結果既傷人又傷己的人融洽地相處。所以孟子說:“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之謂大丈夫。”其實,學會有效製怒不僅是一種很高的人生修養,而且是人在社會上生存、發展所必不可少的能力。

    “眼高手低”是一種不良習慣

    時下,很多年輕人都有好高騖遠的不良習慣,但現實生活卻需要我們腳踏實地,時時衡量自己的實力,不斷調整自己的方向,然後才能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目標。

    但凡在事業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大都是在簡單的工作和低微的職位上一步步走上來的。這些人總能在一些細小的事情中找到個人成長的支點,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用恒久的努力打破困境,走向卓越與偉大。

    而“眼高手低”的人永遠站在起點,無法到達終點。年輕人應該像哥倫布那樣,努力去發現自己的新大陸。沉湎於過去或者深陷於對未來的空想是沒有前途的,你正在從事的事情,是你成功之花的土壤,隻有將這些工作做得比別人更完美、更正確、更專注,才有可能將尋常變成非凡。

    一個年輕人去魚攤買魚,他蹲在一個賣魚的攤子前用網撈魚,可是漁網太薄了,一碰魚就破,連破了三隻漁網,卻一條魚也沒有撈到。攤主是一位老人,他對年輕人說:“你總是想撈那些又大又漂亮的魚,漁網自然無法承受,你當然撈不到啦!”

    一個人僅僅有理想是不夠的,如果沒有行動,就將永遠停留在起點上。盡管行動並不一定會帶來理想的結果,但是不行動則一定不會帶來任何結果。不要讓眼高手低束縛住了你的手腳,在工作中,每一件事,不論大小都值得用心去做,而且對於那些小事更應該如此。

    別讓說謊的壞習慣毀掉你

    馬克·吐溫說過:“當你處在進退兩難的境地時,就誠實地說出他們擁有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如果你發覺老板或是你為之服務的顧客正滑向一個錯誤的方向時,你就應該毫不猶豫地加以阻止,即使他們不可能接受你的勸告,你也要表示出自己的誠實。隻有這樣,你才會因為說出真話而覺得心胸坦蕩。”

    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美譽的清代著名文學巨匠蒲鬆齡先生,在其代表作《聊齋誌異》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個歹人偷了人家一隻活鴨,回家宰了,煮熟做了下酒菜。酒酣肴美,洋洋得意,不料到了夜裏,他頓覺渾身奇癢,用手抓搔,天亮後一看,身上竟然長出一層細密的鴨毛,一觸即疼,連衣服都不敢穿。為此他心中發怵,絞盡腦汁而不得醫治之法。第二天,他夜間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道人告訴他說:“你施惡於人,觸怒上天,才對你如此懲罰。要想免罰,隻有得到失鴨主人一頓臭罵,這鴨毛才得脫身。”

    然而,那位失去鴨子的老翁心地友善,寬宏大量,從不抓住別人的缺點計較個沒完,丟了東西從不懊惱發怒。偷鴨的人很奸詐,跑到老翁家中撒謊說:“鴨子是某人所偷,你痛罵他,他就害怕了,就會賠你鴨子。”老翁笑著說:“我沒有工夫去與這種品行惡劣的人計較,算了!”偷鴨的人身上的鴨毛越長越長。他被逼得實在無法,開始悔恨自己的不端行為,於是向老翁講了實情,跪求老翁罵他。老翁這才肯罵。說來也怪,經老翁一罵,那人身上的鴨毛一下子就脫光了。

    這則生動有趣的故事,細思起來讓人受益匪淺。

    現實生活當中,有說謊行為的人實在不少,而且很多人說謊幾乎成了一種習慣。事實上,說謊是一種極為不好的行為習慣,欺騙別人,也害自己。

    一家著名的國際貿易公司高薪招聘業務人員,應征者絡繹不絕。在眾多的應聘者中,有一位年輕人最有競爭力。他畢業於名牌大學,又有在市外貿公司工作三年的經驗,所以他坐在主考官麵前,非常自信。

    “你在貿易公司具體做什麽?”主考官開始發問。

    “做蔬菜銷售。”

    主考官問他:“你去過蔬菜產地嗎?”

    年輕人答:“去過。”

    主考官看了看他,又問:“你是做蔬菜的,應該知道,蔬菜中菠菜主要是出口日本。以前銷路非常好,有多少收多少,可是最近幾年,國外客商卻不要了,你說說為什麽?”

    年輕人猶豫了一會兒說:“就是質量不好!”

    主考官看了看他,說:“我敢斷定,你沒有去過產地。”

    年輕人看著主考官,沉默了30秒鍾,沒有說是,也沒有說不是,卻反問:“你說說怎麽能看出我去沒去過?”

    “如果你去過,就應該知道為什麽菜不好了。采集菠菜的最佳時間隻有十天左右,這期間的菠菜鮮嫩好吃,早了不成,晚了就老了。采好後,要攤開放在地裏晾曬一天,第二天翻過來,再晾曬一天,把水分蒸發幹,然後再成把捆好,裝箱。等食用時放在涼水裏浸泡一下就可以了。可是當地農民為了多采多賣,把菠菜采回家後,並不是把它們放在地上晾曬,而是放在熱炕上烘,隻需兩個小時就可烘幹。這樣加工處理的菠菜,從外表上看和晾曬的一模一樣,可是食用時,不管放在水裏怎麽泡,都像老樹根一樣,又老又硬,根本咬不動。國外客商發現後,對此提出警告,一次兩次還是如此,結果,人家幹脆封殺,再不從我國進口了!”

    年輕人聽了,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說:“我確實沒有去過產地,所以不知道你說的這些事。”

    年輕人帶著遺憾走出公司的大樓。這位最有希望入選的年輕人,最終沒有被錄取。

    這位年輕人就像那些一心想加工速成菠菜的農民一樣,省略了兩天的陽光,但最終被拋棄的卻是自己!

    雖然你可以由於優雅的風度、仁慈的行為、豐富的知識或者其他美德,贏得他人的尊敬,但是,一旦你的謊話被拆穿,所有的優點就會煙消雲散。隻有習慣性地真誠袒露自己的心靈,做到誠實無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信賴。

    做人一定要誠實,欺騙別人的人最終欺騙的是自己。即使你一時不能獲得成功,也必須誠實正直。

    在工作中,許多員工以為撒個小謊無傷大雅,從而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結果卻十分糟糕。如果你正是這樣想的,你會由此對工作不再認真,對公司和與自己的工作不再忠誠,隨之而來的,你會失去誠實正直者所應得到的回報。因此,永遠都不要嚐試說謊,隻有這樣,你的心靈才會純潔,才能養成自律的習慣,工作和生活的環境才會變得寧靜平和。

    千萬別染上賭博的惡習

    賭博是一大惡習,即使是一個富翁,如果染上這個惡習,也會傾家蕩產,因賭博而導致妻離子散的例證不勝枚舉。

    即使是小賭也會影響工作、學習和家庭生活,有一位老板曾明確表態:“在我的雇員裏以打牌為嗜好的人都不會得到升遷。一個職業的賭徒或許是誠實的,但你的秘書或下屬隻要沉浸在賭博這類遊戲中,都會變成無賴、敷衍塞責的人或是騙子。這種人欺騙最多的是他自己,而實際上真正受他欺騙的也隻能是他自己。這些隻騙得了自己的人是不會使我上當受騙的,我盡量避免和他們打交道。因為我時刻都對這些麵無血色、手指細嫩、總是麵帶感人笑容的賭徒保持警惕。”

    這並不是說一名業餘的賭徒是個壞人——這種人最初的動機是無可指責的,他最開始隻是為了消遣,之後他開始對這種活動感興趣,於是遊戲變成了“小螞蟻”,總在勾引著他,從此之後,他把自己所有的錢都作為賭注。當頭腦發熱時,他會非常輕易走到這一步。

    從嚴格的經濟學角度看,賭徒是寄生蟲和小偷。這種人隻消費不生產。如果4個人開始坐在一起玩牌,他們每人帶10塊錢或1000塊錢也可以,隻要進行簡單的算術運算就可以知道他們最終都將一無所有。在打牌的過程中,他們會需要香煙、飲料、宵夜等等,而如果他們在合理的時間上床休息的話,這些就都成了不必要的支出。

    沒有人可以在競賽中一直保持冠軍的地位。約翰·邁登,一名從賭馬中賺了100萬美元的人說過:失敗,除了失敗沒有其他事情,在等著每個在牌桌上或賽馬場裏打賭的人。在所有的傻瓜中,最傻的人莫過於那些在已經“確定的事”上打賭的人了。邁登從事這項事業已經有四分之一個世紀了,他還說:“我在數年前就退出了賭博,如果我再進賭場,那將會是因為疾病使我的職業嗅覺靈敏起來。”圖書商把這些全部記錄在案,在不久的將來,他將會再得到一筆巨款。

    這就好像在牌桌上一樣,莊家照顧到所有的賭注,並給第一個捧場者以其暗中保留的王牌,如果這名捧場者沒有得到其他人的錢,那麽莊家就會把其他人的錢撈走。當然,如果他們繼續玩的話,最終將必死無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