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章 發現機遇——把準機遇的脈搏(3/5)

作者:文錦字數:42630更新時間:2023-09-28 07:40:35

    處處留心皆機遇

    有很多人抱怨現代社會機遇太少了。“年輕人的機遇不複存在了!”一位學法律的學生對丹尼爾·韋伯斯特抱怨說。“你說錯了,”這位偉大的政治家和法學家答道,“最頂層總有空缺。”

    沒有機遇?沒有機會?在這世界上,成千上萬的孩子最終發財致富,賣報紙的少年被選入國會,出身卑微的人士獲得高位。在這世界上,難道沒有機會?卡耐基說,對於善於利用機會的人,世界到處都是門路,到處都有機會。我們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盡享美好人生,雖然這種能力既給了強者,也給了弱者。我們一味依賴外界的幫助,即使本來就在眼前的東西,我們也要盯著高處尋找。那些失意的人,那些遭貶斥的人,可能認為機會永遠失去了,自己永遠也站不起來了。

    許多人認為自己貧窮,實際上他們有許多機會,隻是需要他們在周圍和種種潛力中,在比鑽石更珍貴的能力中發掘機會。據統計,在美國東部的大城市中,至少94%的人第一次掙大錢是在家中,或在離家不遠處,而且是為了滿足日常、普通生活的需求。對於那些看不到身邊機會,一心以為隻有遠走他鄉才能發跡的人,這不啻是當頭一棒。不要等待千載難逢的機會,隻有抓住平凡的機會才能使之不平凡。

    隻要你善於觀察,你的周圍到處都存在著機會;隻要你善於傾聽,你總會聽到那些渴求幫助的人越來越弱的呼聲;隻要你有一顆仁愛之心,你就不會僅僅為了私人利益而工作;隻要你肯伸出自己的手,永遠都會有高尚的事業等待你去開創。

    那些善於利用機會的人在發現機會與把握機會的時候如同撒下了種子,終有一天,這些種子會生根——發芽——結果,給他們自己或是別人帶來更多的機會。每一位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工作的人其實正在離知識與幸福越來越近,可供選擇的道路也越來越寬,越來越平坦,也越來越容易往前走。

    成功的機會是無限的。在每一個行業中,都有無數的機會足以去發明產品、改善製造和管理的過程,甚至去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優越的服務。但是,每個機會都是稍縱即逝的,除非有人抓住它,並善加利用。

    每當麵對難題時,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這個難題之下,可能藏有什麽機會呢?”當你發現了機會,你就超越你的對手了。

    克魯姆是位美國印第安人,也是炸馬鈴薯片的發明者。1853年,克魯姆在薩拉托加市高級餐館中擔任廚師。一天晚上,來了位法國人,他吹毛求疵地總挑剔克魯姆的菜不夠味,特別是油炸食品太厚,無法下咽,令人惡心。

    克魯姆氣憤之餘,隨手拿起一個馬鈴薯,切成極薄的片,罵了一句便扔進了沸油中,結果好吃極了。不久,這種金黃色、具有特殊風味的油炸土豆片,就成了美國特有的風味小吃繼而進入了總統府,至今仍是美國國宴中的重要食品之一。

    生活中有許多許多隨處可見的機遇,即使是自己無意中的小主意有時也是機遇,當機遇來臨時,你一定要留心,千萬別放過它。

    美國大西洋城有一位名叫尊本伯特的藥劑師,煞費苦心研製了一種用來治療頭痛、頭暈的糖漿。配方搞出來後,他囑咐店員用水衝化,製成糖漿。

    有一天,一位店員因為粗心出了差錯,把放在桌上的蘇打水當做白開水,沒想到一衝下去,“糖漿”冒氣泡了。這讓老板知道可不好辦,店員想把它喝掉,先試嚐一下味道,還挺不錯的,越嚐越感到夠味。聞名世界、年銷量驚人的可口可樂就是這樣發明的。

    有時候,機遇會自己找上門來,就看你能不能發現。

    日本大阪的豪富鴻池善右是全國十大財閥之一,然而當初他不過是個東走西串的小商販。有一天,鴻池與他的傭人發生摩擦。傭人一氣之下將火爐中的灰拋入濁酒桶裏(川德末期日本酒都是混濁的,還沒有今天市麵上所賣的清酒),然後慌張地逃跑。第二天,鴻池查看酒時,驚訝不已地發現,桶底有一層沉澱物,上麵的酒竟異常清澈。嚐一口,味道相當不錯,真是不可思議!後來他經過不懈的研究,認識到石灰有過濾濁酒的作用。經過十幾年的鑽研,鴻池製成了清酒,這是他成為大富翁的開端,而鴻池的傭人永遠不能知道,是他給了鴻池致富的機會。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隻要你善於觀察,勤於思考,就會發現身邊的機會很多。

    住在紐約郊外的紮克,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公務員,他唯一的嗜好便是滑冰,別無其他。紐約的近郊,冬天到處會結冰。冬天一到,他一有空就到那裏滑冰自娛,然而夏天就沒有辦法去滑個痛快。去室內冰場是需要錢的,一個紐約公務員收入有限,不便常去,但呆在家裏也不是辦法,深感日子難受。

    有一天,他百無聊賴時,一個靈感湧上來,“鞋子底麵安裝輪子,就可以代替冰鞋了。普通的路就可以當作冰場。”幾個月之後,他跟人合作開了一家製造roller—skate的小工廠。做夢也想不到,產品一問市,立即就成為世界性的商品。沒幾年功夫,他就賺進100多萬。

    機遇隻垂青於那些勤於思考的人。不然,有那麽多人刮胡子、用鉛筆,而發明安全刀片、帶橡皮頭鉛筆的卻隻有一個。

    世事洞悉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金子就在自家門口,你隻需勤於思考,勤於尋求,你的未來就不是夢。

    用心發現就有機遇

    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充滿了機遇,無論你走到哪裏,機遇隨時都有可能來到你身邊。你在學校或是大學裏的每一堂課是一次機遇;每一次考試是你生命中的一次機遇;每一個病人對於醫生都是一個機遇;每一篇發表在報紙上的報道是一次機遇;每一個客戶是一個機遇;每一次布道是一次機遇;每一次商業買賣是一次機遇,是一次展示你的優雅與禮貌、果斷與勇氣的機遇,是一次表現你誠實品質的機遇,也是一次交朋友的好機遇;每一次對你自信心的考驗都是一次機遇。前提是,你要用心去發現。

    等待機遇莫如挖掘機遇

    許多人認為自己貧窮,實際上他們有許多機遇使自己富有,隻是需要他們在周圍和種種潛力中,在比鑽石更珍貴的能力中發掘機遇。據統計,在美國東部的大城市中,至少94%的人第一次掙大錢是在家中,或在離家不遠處,而且是為了滿足日常、普通的需求。對於那些看不到身邊機會,一心以為隻有遠走他鄉才能發跡的人,這不啻是當頭一棒。不要等待千載難逢的機會,抓住平凡的機遇你就可能讓自己不平凡。

    比爾·蓋茨教導自己的員工:“隻要你善於觀察,你的周圍到處都存在著機會;隻要你善於傾聽,你總會聽到那些渴求幫助的人越來越弱的呼聲;隻要你有一顆仁愛之心,你就不會僅僅為了私人利益而工作;隻要你肯伸出自己的手,永遠都會有高尚的事業等待你去開創。”“你見過工作勤奮的人嗎?他應該與國王平起平坐。”孜孜不倦的富蘭克林用他的一生對這句話做了最好的詮釋,他曾經與五位國王平起平坐,曾經與兩位國王共進晚餐。

    隻要善於觀察,你的周圍到處都存在著機遇;隻要你善於傾聽,你總會聽到那些渴求幫助的人越來越弱的呼聲;隻要你有一顆仁愛之心,你就不會僅僅為了私人利益而工作;隻要你肯伸出自己的手,永遠都會有高尚的事業等待你去開創。出生在這樣一塊充滿機會的國土上,你怎麽能夠悠然地抱著胳膊,連聲向上帝索取那些已經給予你的所有必要的才能與力量呢?

    塵世間有無數的工作在等人去做,而人類的本質是那麽的特殊,哪怕是一句歡快的話語或是些許的幫助,都會有助於別人力挽狂瀾,或是為他們的成功掃清道路。每個人的體內都包含了誠實的品質、熱切的願望和堅韌的品格,這些都讓人們有成就自己的可能,人們的前方還有無數偉人的足跡在引導著、激勵著人們不斷前行,而且,每一個新的時刻都給人們帶來許多未知的機遇。

    不要等待機遇出現,而要創造機遇——就像拿破侖在近百種不可能的情況下為自己創造出了成功一樣去創造機遇。要像戰爭或和平時期所有的偉大領導者一樣,去創造出非常的機遇,直至達到成功。對懶惰者而言,即使是千載難逢的機遇也毫無用處,而勤奮者卻能將最平凡的機遇變為千載難逢的機遇。

    被動的等待,根本是浪費時間、錯失良機的舉動,這亦無異於把自己的命運交付給未可知的外力來決定。如果你麵對失業,不要希望差事會自動上門,不要期待政府、工會打電話請你去工作,或期待曾把你解聘的公司會重新邀請你回來,天下沒有這麽好的事情。

    太多的人終其一生在等待一個完美的機會自動送上門,以便他們可以擁有光榮的時刻。等到他們懂得,每一天的機會都屬於那些主動找尋機會的人,那時已經太晚了!

    紐約阿斯特家族財富的創始人約翰·雅克·阿斯特,一個借錢買船票渡過太平洋的身無分文的年輕人,憑借一條原則創造了阿斯特家族的奇跡。

    他曾經花錢購買了一家嚴重虧損的女帽專賣店,原先的店主哀歎生不逢時,遭遇了厄運。而阿斯特卻不這樣認為,他相信機遇,相信“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他一個人來到公園,坐在樹陰下的長椅上。一個女士挺胸抬頭,吸引著許多遊客的眼光,優雅大方地從他麵前走過時,阿斯特就研究她的帽子,憑借眼力,記住了帽子的形狀、花邊的顏色和羽毛上的裝飾。於是,他回到商店,對店員說:“按照我的描述來做一頂帽子,擺在櫥窗裏,因為我已發現有位女士喜歡這樣的帽子。”然後,他又回到公園,坐在長椅上,繼續觀察來來往往的女士。根據觀察所得,吩咐店員們做出了一頂頂新穎別致的女帽。過了不久,顧客開始被吸引到他的店裏來,這家商店就是紐約最興隆的女帽和女服專賣店的前身。阿斯特用他的行動證明了這樣一條原則:成功在於發現機遇。把握機遇在於迎合機遇,在於預知機遇。

    機遇就在你心中

    年輕人總是聽人說:“沒有工作經驗,我不能雇傭你。”“但是我怎樣才能積累經驗呢?”對於許多人來說,爭取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意味著守候在老板家門前的石階上,等待他給你一個機會,或者想盡一切辦法引起他的注意,竭盡全力使人覺得冒險雇傭你是值得的。

    卡羅爾·錢寧在本寧頓大學攻讀戲劇專業,她的誌向是有朝一日能夠登台表演。寒假期間,學校鼓勵每個學生走出校園,到“真實”的世界裏去找一份與所學專業有關的工作。卡羅爾北上紐約,直接找上了全美最知名的演出公司之一——威廉·莫裏斯公司。這類公司通常隻為凱瑟琳·赫本之流的大明星尋找演出機會,對於沒有實際舞台經驗的大學生則一律拒之門外。他們甚至不願給卡羅爾一個嚐試的機會。

    然而,公司的女秘書犯了一個錯誤。卡羅爾留在等候室裏沒走,像是在等待好運從天而降。她坐在兩個男演員之間,這時女秘書走了進來,用手一指,說道:“你!”她指的究竟是誰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