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章 財富與機遇——駕馭財富,握住財富之手(2/5)

作者:文錦字數:50738更新時間:2023-09-28 07:40:37

    1979年,機會又一次來臨。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陸肇天得力於來自內地的生活經驗,看準了內地市場的巨大潛力和進行合作的有利時機,看到了內地勞工成本低廉和深圳蛇口近在咫尺,以及對外優惠的有利條件,立即與內地開展合作。

    陸肇天看到當時電視機是內地人民生活電器化的第一急需品,有龐大的需求市場,於是率先生產黑白電視機,大量投入內地市場,從而取得極大的成功。及至內地人民生活要求提高,他又於1981年及時轉產彩色電視機。由於已建立起了良好的客戶關係,公司營業額一直穩步上升,產品擁有廣闊、穩定、可靠的內地市場。1985年營業額中的85%來自內地。1986年產量已增至80萬台,供應電視機套件給內地裝配的廠家亦由7家增至12家。當年純利潤3430萬元,可見業績不凡。同時還不斷在設計上推陳出新,如方形機身、平麵直角、立體聲等,吸引了客戶,成為較早與內地建立良好合作關係、得到有力支持的香港電子業先驅。他的業績證明其眼光之準、動手之快。

    有的人評論陸肇天,說他像個冒險家。但從陸氏的經曆可以看出,他有敢冒風險的創業者精神,但決不是個冒險家。他的創業精神和鷹隼般的眼光是從生活磨煉中升華的結果,既得力於先天,更成熟於後天。艱難的生活,海闊天空任其馳騁的環境,最能磨煉人、造就人、發揮人的才幹。陸氏實業創新的經過無論在香港還是在內地都是個很有說服力的創業典範。

    要想得到機遇,必須首先正確地認識機遇。機遇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事物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所自然而然地發生的一種現象。

    因此,機遇隻垂青於那些為了理想、為了成功而執著追求、奮鬥不止的人。

    機遇固然重要,但具備抓住機遇的能力更重要。因此,一定要多學多幹多觀察,去尋找機遇,去抓住機遇。

    審時度勢,駕馭機遇和財富

    大千世界中,隻要你經常睜大眼睛去觀察周圍的世界,聆聽周圍世界的聲音,你必然會發現有用不完的新創意等待著你的開掘。

    隻有當一個人經常睜大眼睛去觀察四周的事物時,他才能深切地了解到一個行業所具備的真正潛力,或者了解到整個行業的經營趨向,從中開掘出新的,屬於他自己的創業機會。而且,一個人隻有把全副的精力和熱誠放在他所從事的事業上,他才有超越自身的成就與可能,也才能成為被命運之神垂青的行業寵兒。

    在人際網中發現機遇

    報紙和其他傳播媒體所提供的也隻不過是一張“地圖”,光靠這張地圖,當然更掌握不到活生生的現實。像這樣經由褊狹的個人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觀,都可能隨著人際關係的擴大,才慢慢得到修正。

    隻有與人交往才有可能掌握真正的現實社會,進而擴大自己的世界觀。一個人的交際範圍廣闊,創富的機會便會相應增加。如果你希望早日成為富人中的一員,就必須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網。實際上,所謂的“走運”多半是由良好的人際關係網展開的。能認同你的做法、想法和你的才華的人,一定會在將來的某一天為你帶來好運。總之,任何一個人,不管他本身有無實力,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有了周圍人的幫助會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那麽,我們就應設法與那些成功者交往。傾聽他們的訴說,也以自己的力量給予他們幫助,這樣,你就能同他們建立起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

    精明的商人非常注重人際關係對自己的影響,他們會營造有利於自身發展的人際關係,利用有利的人際關係提高自己,升華自己,從而有利於自己的生存和成長。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又有認識不完的人。要織一張好的關係網,首先要確定,哪些關係需要重點維係和保護,哪些則隻需要一般保持聯係和關照,從而決定自己的交際策略,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時間。

    美國人際關係學專家麥凱的工作是賣信封。可是,他就是通過賣信封,結交了美國政界、新聞界、體育界的知名人物。他見到的每一個人,他都很關心,先把名字記下來,然後再了解他的其他情況。到了對方過生日,他就寄賀卡;到了對方的結婚紀念日,他就送去一束玫瑰花表示道賀。後來他幹脆設計了一個係統,叫做麥凱66檔案。有一次,麥凱去拜訪一個大企業老板,讓這個企業來買他的信封。可是,不管麥凱怎麽說,這個老板都不肯買。麥凱就打開了他的麥凱66。研究了兩年,而且不斷地和這個老板保持聯係。有一天,他知道這個老板去醫院了,員工告訴他老板的兒子出車禍了。於是他馬上翻開麥凱66一看,老板的兒子11歲,崇拜籃球明星麥克·喬丹。麥凱的人緣很好,他正好認識麥克·喬丹所在的公牛隊的教練。所以麥凱就買了一個籃球,寄給公牛隊教練,拜托教練簽名,再請他轉交喬丹簽名,隨後,所有的隊友又簽了名。公牛隊的教練又寄給了麥凱。麥凱把籃球寄到了醫院裏,小孩一看,有喬丹簽名,高興得晚上睡不著覺,他爸爸來看他時,他正高興地抱著球坐在那裏。他爸爸問他:兒子你怎麽不睡覺?他說:爸,你看這是什麽?他爸一看就問:喬丹簽名的籃球,你怎麽會有?

    他說是麥凱叔叔送的。他爸一聽,麥凱,不就是賣信封的那個人嗎?賣了我兩年,我都沒有買他的信封。兒子說了一句話,爸,你應該買麥凱的信封才對,他這麽關心我,你也應該關心他才對呀!第二天,老板就找到了麥凱向他道謝,並向他訂購了大量的信封。

    當你建立起你的人際關係檔案後,你就能夠在你要結識的人最需要的時候給他們以滿足和驚喜。這不是心計,而是人們相處的一個基本原則:當你想著別人的時候,他們會感激你,在你需要的時候也會幫助你。即使現在他們不知道你的關懷和愛心,當他們一旦知道你一直在關心著他們後,他們會更加感激,並加倍地回報你。

    如果有人對你如此的關心,你會不感動嗎?換位思考,被你所關心的人也會感動的。要想建立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平時的一點一滴都是那麽的重要。“功夫在平時”,麥凱就做得很好,為什麽不學一學麥凱呢?

    用誠信抓住機遇

    金錢損失了還能挽回,一旦失去信譽就很難挽回。唯誠可以破天下之偽,唯實可以破天下之虛。以實待人,非但益人,也很益己。

    日本山一證券公司的創始人小池深有體會:“做生意成功的第一要訣就是誠實,誠實像是樹木的根,如果沒有根,樹木就別想有生命了。”這確是小池經驗之談,他正是因誠實而起家的。小池二十多歲時開小池商店,同時到一家機器製造公司當推銷員。有一個時期,他推銷機器很順利,半個月內便跟三十三位顧客簽訂了契約,並收了定金。之後,他發覺所賣的機器比別的公司出產的同樣性能的機器貴,感到很不安,立即帶上合約書和定金,整整花了三天的時間逐家逐戶去找訂戶,老老實實說明他所賣的機器價錢比別人賣的機器貴,請他們廢棄契約。這使訂戶深受感動,結果三十三人中沒有一個廢約,反而對小池極其信賴和敬佩。消息傳開,人們知道小池經商誠實,紛紛前來他的商店購買貨物或是向他訂購機器。誠實使小池財源廣進,終於成了一代巨商。

    對於商人而言,如果從小沒有養成遵守信用的習慣,那麽就不可能取得別人的信任,生意也就很難做。李嘉誠曾戲言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因為他覺得自己不會騙人,不符合中國人無商不奸的標準,令人感歎的是偏偏是這麽一塊“廢料”做成了全亞洲獨一無二的大生意。

    成功人士經商,他會把顧客當成上帝,當做衣食父母,是如何也不能欺騙的。他們經商也是為了賺錢,但他們希望他們的錢是顧客心甘情願地送到自己的腰包裏的。他們認為顧客的利益是第一位的,隻有維護顧客的利益,自己才有利益可言。顧客對這種人,是心懷感恩的心情來他這裏消費的,並將此視為自己最大的快樂。顧客也會把他們這種快樂告訴自己的親友,讓他們也來分享這種快樂。成功的人永遠都清楚,他銀行賬戶上的數字是他的顧客一筆一筆地寫上去的,隻有顧客越多,他賬戶上的數字才會不斷地增加。為了這個,他必須對客戶忠誠。

    經商經營的是人品,如果連人都做不好的人,是什麽也做不成的。他知道,隻有能舍,才能得,付出和收獲是他的手心和手背。他用自己的忠誠換取顧客的信任,他用自己的信譽贏得顧客的支持,把自己看做魚,把顧客看做水。魚的生命與生存都離不開水,這是富人經商的第一要旨。

    忠誠顧客一次,就等於往自己的小舟之下注了一次水。本來很窄多礁的經商之航道,就會一帆風順,使自己的小舟變成大船,漂河過海駛入大洋,最後把自己的大船變成超級航母。

    這就是典型的富人做生意。富人做生意,首先是把自己經營好,然後再去經營他的生意,他不但做有形的東西,更注重無形的東西。而窮人卻從來不注意或不注重去經營自己。這就是窮人之所以不能掙大錢的原因。

    “小富靠謀,大富靠德”,窮人切記。

    步步深入,抓牢機遇

    機遇時時都有,處處都在,就看你到哪裏去尋找,去發現。有時候,機遇潛藏在市場的縱深處,你要擦亮自己的慧眼,到縱深處去挖掘。

    20世紀70年代中期,為使當時尚名不見經傳、遭人歧視的索尼彩電擠進美國市場,索尼公司的經營者曾煞費苦心。索尼公司海外部部長卯木肇先生經過深思熟慮,最後決定選擇美國芝加哥最大的電器經銷商——馬希利爾公司作為主攻對象。第二天上班時,他興衝衝地趕到該公司求見其經理,可回答是“經理不在”。

    卯木肇不甘就此罷休!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造訪馬希利爾公司,要求與經理會晤。到第四次,馬希利爾公司經理終於同意接見。

    “我們不賣SONY(索尼)的產品!”馬希利爾公司的經理劈麵就是這樣一句,“你們的產品降價拍賣,像癟了氣的足球,踢來踢去沒人要。”

    卯木肇先生決定采取“韌”的方法,繼續“纏”住這位經理,並在當地報刊上重新刊登廣告,再造產品形象。

    哪知馬希利爾公司經理又提出:“SONY的售後服務太差。”卯木肇沒有爭辯,回駐地後立即設置特約服務部,負責售後服務,並在報上公布特約服務部的地址和電話號碼,保證隨叫隨到。

    但在又見麵時,馬希利爾公司經理再度提出:“SONY在本地形象不佳,知名度不夠,不受消費者歡迎。”因而拒絕經銷。雖然屢遭拒絕,但卯木肇認為這位經理挑剔的理由越來越少,是成交的先兆,值得繼續努力。卯木肇立即集合三十多位職工,規定每人每天撥五次電話,向馬希利爾公司購索尼彩電。接連不斷的求購電話,搞得馬希利爾公司的職員暈頭轉向,誤將索尼彩電列入“待交貨名單”……馬希利爾公司的經理為此大為惱火。

    卯木肇則不慌不忙,等經理火氣消了一點時,大談索尼彩電的優點,並指出:“我三番五次求見您,一方麵是為本公司的利益,但同時也考慮了貴公司的利益……索尼彩電一定會成為馬希利爾公司的搖錢樹!”

    經理動了心,勉強同意代銷兩台彩電試試。

    卯木肇立即選派兩名年輕能幹的推銷員送兩台彩電去,並要求他們:要留在櫃台裏,與店員並肩推銷,休息時輪流請店員去咖啡館喝咖啡,如果一周之內賣不出去,他們就不要再返回公司了。

    當天下午4點鍾,兩台彩電已銷出,馬希利爾公司又訂了兩台。其後的一個月內竟賣出了700多台。

    有了“帶頭牛”開路,芝加哥地區的100多家電器商店紛紛要求經銷索尼彩電。不到3年,索尼彩電在芝加哥地區的市場占有率達30%。有了芝加哥這頭“帶頭牛”,在美國其他城市的銷售局麵也打開了。至此,卯木肇先生憑著其堅忍不拔的“推銷精神”,終於使得索尼彩電成為占領美國市場的“日本名牌”,為索尼公司贏得了源源不斷的豐厚利潤,也為其出色的推銷生涯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事實上,客戶拒絕推銷,常常有各種原因。或是基於內在需求的本能反應;或是因當時正苦惱、困惑的其他問題的緣故,無暇或無心考慮你的推銷;或是遭受了他人情緒的騷擾,將不良情緒轉移到了你的頭上。在這些情況下被拒絕,便不一定是你有問題,而很可能是對方有問題。當我們明白被拒絕並非我們自身的原因,我們有什麽理由不打起精神去幫助一個存在著問題、又急需我們去疏導的“受難者”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