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輯 愚蠢學研究(1/5)

作者:鮑爾吉·原野字數:54306更新時間:2023-09-28 09:43:12

    《阿Q正傳》reference_book_ids":[6833642790895750152,725708167355092485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1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48,"start_container_index":21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41},"quote_content":"《堂·吉訶德》reference_book_ids":[6867361822106717192]}],"25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5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91,"start_container_index":25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86},"quote_content":"《古蘭經》reference_book_ids":[7188245041565928485]}],"25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5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6,"start_container_index":25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0},"quote_content":"《本草綱目》reference_book_ids":[7274904031732960311]}]},"author_speak":"code":0,"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一節 貪官身體頹廢論

    有人感歎:現在的幹部素質太差,跟過去比差遠嘍。

    我不明白他在說什麽,請其詳述。

    他說:“你看,過去的幹部不管是老虎凳、辣椒水,除被敵人致殘的之外,身體和心理素質都非常好,鬥誌昂揚。”

    我有點糊塗,問:“現在呢?”

    “現在?”他說,“抓起來沒幾天,沒打沒罵,全完蛋了。精神崩潰、糖尿病、癌症全上來了……”

    我明白了,他說的是貪官。在這裏,我必須闡明一個重要的界限。其一,他把入獄判刑的貪官和解放前受反動派迫害的革命誌士混為一談,這是錯誤的。其二,他把懲治貪官的司法機關和國民黨的監獄混為一談,更是錯誤的。其三,他把革命誌士堅貞不屈和貪官犯罪之後的頹廢相提並論,尤為錯誤。當即,我對此人進行了耐心而深入的批評教育,他獲得真知,歡喜而去。而我在想早就想過的一個問題:

    ——貪官入獄,不決自決。

    貪官,用規範術語說,即涉嫌貪汙收受賄賂的犯罪嫌疑人,“捕前係”國家機關或企業的公職人員,多數是受人景仰的領導幹部。他們掌握著這個社會最重要的資源——組織資源,俗稱權力。其衣其食其廬不可謂不精,其車其醫其藥不可謂不良,當然其妾其西服領帶之美自不必說了。問題是,這班大佬一進看守所,絕大多數出現身體的問題。並非裝病,確屬惡疾,用保險公司的條款說,乃是“重大疾病”。這情況和刑事犯罪分子大不相同。昔日的高官給辦案人員下跪、叩頭,抽風、百般乞憐。然後是蔬食不進,噩夢頻頻,自言自語,盼著早日結案,趕緊入獄勞改。一些資料顯示,貪官歸案之後,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特別是癌症發病率極高。他們在懲罰之中追悔,在追悔之中痛苦,在痛苦之中毀滅。沈陽中級法院一位前副院長,在獄中對著電視機鏡頭昂揚地說:

    “不把像我這樣的人繩之以法,勢必亡黨亡國!”

    他已經不知說什麽好了,這位工人出身、自命藝術家的副院長恨不能像當年宣判別人那樣宣判自己死刑,立即執行。這自然是作戲,而後他也被執行庭的法警們給執行了。應了《聖經》那句話:

    “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地歸還。”歸還的是錢財,他和他們還搭上了一條得自於父母的性命。

    在監獄裏,貪官們已經不再去想舊日繁華,再沒有腦子的貪官也不再回憶鮑翅海參。他們想的事情歸結起來大抵是:一、父母兒女,深愧對不住他們;二、送禮分子及同黨,恨不能咬死他們;三、懷念老百姓的普通日子,粗茶淡飯,拎小馬紮出去曬太陽。

    被法律裁決之前,貪官已被噩夢帶來的惡疾所宣判。這裏麵至少有兩個道理:一是老百姓信奉的報應的道理,狂斂不義之財,自遭天譴。當年成吉思汗的部將攻陷設拉子,見滿城饑民,王宮裏卻是裝金飾銀。蒙古軍的將領見國王如此愛財,令部屬熔化黃金,灌到國王陛下的喉嚨裏,說:“喝吧,都是黃金。”國王金玉其內而亡,與貪官仿佛。另一個道理是,貪官入獄後的生活反差,以及他們的意誌力與法律的意誌力較量之後的潰敗,導致免疫係統全麵失靈。病理學的基本理念是天下無病,人的免疫係統缺失之後才有病侵(傳染病、遺傳病與環境導致的疾病除外)。而免疫係統常常聽命於人的情緒,中醫稱之“情誌”。人的情緒當然受意誌力控製。當然,如果沒有一種正義的、良知的、符合法律與人道的行為支持,意誌力也要敗下陣來,對不良情緒的擴散不予控製。或者說,缺少正義感的意誌力控製不了不良情緒。由此,貪官的免疫係統像塔利班一樣不堪一擊。另外,貪官不鍛煉身體,尤其沒考慮到為以後入獄而鍛煉身體,也算他們崩潰的一點因素。(我希望這篇文章能被選人《幹部廉潔讀本》之中,對“捕前係”的官員有一點啟發作用。)

    第二節 美容恨鐵不成鋼

    報上說,國外一位吉尼斯世界紀錄創造者——她的創造是用醫學方法把乳房造得全球最大——去世了。這則報道說,睡眠時,她不能夠仰臥,喘不過氣來;她的丈夫不能與之共寢,因為她被巨乳壓得整夜咳嗽。總之,她成了一個生活在苦痛中的人。

    這裏麵牽涉醫學倫理的問題,醫生無論做什麽手術,應該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又想到,做整容手術的人,是否先看心理醫生,聽醫生分析一下自己的願望——比如造世界第一乳房的願望,是否屬於正常的心理訴求。如果不是出於哺乳的需要,也不是多胞胎的需要,在胸前注入超量矽膠使胸骨與呼吸係統為難,也屬“店大欺客”。

    有一位做切眉手術的人,這位是國內人士,切完後,眼睛閉不上了。白天還行,目光炯炯,夜裏則“困得合不上眼”。接著打官司,因為不成功的手術剝奪了她的“閉眼權”。

    我想,像華佗那樣的名醫,科研方向也隻在接骨或療毒方麵。如果他傾心於整容外科,漢朝的女人們,至少是漢朝王室的女人們自受其惠,皇帝更加荒淫,農民起義將更加頻繁。

    從傳統觀點看,美容實為冶容。弄得比本人還好看,妖冶之謂也。對基因提供的相貌樣本進行顛覆,讓這些基因下崗,是整容醫生的任務,也是外科向遺傳學科的挑戰。

    現今,如火如茶的美容運動僅僅是開始,隨著人們手裏可支配貨幣的增多,將有更多的資金流入整容醫院,像韓國那樣,所有美女都經過整容。從醫學角度來看,割雙眼皮與縫處女膜是微不足道的小手術,壯夫不為也。因此,有許多不具備執醫條件的野雞走鬼醫院大行其道,治壞了很多人。我覺得衛生部門應對發生重大醫療事故的美容院實行匾額製,掛一匾,上書“毀容院”,什麽字體都可以,以敦促他們提高醫療水平。

    話回到人們美容的動機上來。美容,從表麵上看,隻是美。但往深想一下,有心理因素:

    因素一,不當自己,專當別人。一個人帶著同樣的相貌,曆幾十年而不變,難免厭倦。於是創新,這裏搞一下,那裏搞一下。別人看著未見異常,自己振奮。這是創新型。

    因素二,認為相貌對自己是一種不公平。他們覺得跟自己的才華、身高、氣質比,相貌扯了後腿,要迎頭趕上,趕多少算多少。這是木桶短板加高型。

    因素三,對生活出現恐懼。恐懼時間之無情與發廊妹之多情,恨得亂轉。想來想去,去換一張臉。其實臉還是那張臉。我見過一位拉皮的女人,臉如十八,眼睛仍然是47歲女人的眼睛,不配套。美容院裏對此也配不了套,隻好讓這雙眼睛放射著四五十歲的庸俗光芒。這美屬於恨鐵不成鋼型。

    從泛精神病學的範疇說,美容多少有一些神經症的因素——這是我推測的,未經有關機構鑒定驗收——不接受自己,然後大破大立。赴刀剪林立的門診毀傷來自父母的贈予。另外,美容還屬於一種期待美學,先在理論上,主要是信念上相信手術之神奇,而後去做,再後飄飄然。剛割雙眼皮的人,見熟人之後眼光極為飄渺,想從對方臉上看出驚訝與讚美。對方說:“你割雙眼皮啦?”此人扭捏笑笑,以為成功。其實下半句還沒說呢,說出來大概是:“怎麽這麽不順眼啊?”想想也是,眼皮能使一個人由醜陋躋身俊美?沒道理。

    如果不考慮美醜,美容也有成功的例子。一個家住長春的犯罪嫌疑人,在逃期間做了三次整容手術。他不要求美觀,越不像自己越好,終於成功。此人後來聽說老母親變賣家產在全國各大城市乞討,勸兒自首歸案。他一咬牙,回長春自首了。在公安局,民警不承認他是×××,不抓。回家,父母兄弟姐妹也不認他。他簡直急死了,大說特說童年青年往事以及家中的一切事情,把大夥說哭了。其母從他後背的痣上發現果然是親兒現身,接著再哭。而警方將信將疑把他收進去,經公安部指紋中心鑒定後,才確認此人歸案。

    這件事給人的啟示是,一旦真的變成了別人,麻煩事也挺多。近聞,某航空公司招空姐,不要美過容的。這就像吃不帶激素的雞肉,不喝含阿斯巴甜的飲料一樣,讓乘客目睹真材實料。該公司理應在機票上印一行小字:乘坐××航班,享受空姐真美。

    第三節 愚蠢學研究

    在美國,心理學研究克了許多新權,其中一個小杈是愚蠢學研究。我聽到這個資訊欣欣然,想象這個學術機構掛著一個閃光的銅牌:愚蠢學研究中心。而他們的名片上印著愚蠢學博士、愚蠢學協會理事與學科帶頭人。

    我覺得早就應該開展愚蠢學研究,吾國大學也應該開設這樣的課程。如果說哲學——有一度被稱為聰明學——是研究人類怎樣避免愚蠢的話,愚蠢學則在研究人類是怎樣實施愚蠢的,包括愚蠢的種類、方式與心路曆程。

    人類的曆史也可以說成是愚蠢史,委婉一些說,是智慧消解愚蠢的曆史。有一些愚蠢不能算是本真的愚蠢,跟時代相關,跟蒙昧有關。這往往是發生在過去的事情。比如,古代日本曾舉辦過放屁比賽,也可說放屁秀,誰的屁最長最響,將獲得一份獎品,像正大綜藝台上那些嘉賓一樣。還有16世紀的土耳其,任何喝咖啡的人被發現後將會被處死。富蘭克林在《窮查理》年鑒上發表避雷針的論文後,歐洲的婦女時興在帽子上裝一個避雷針,拖著地線。4世紀北非的多納特教派熱衷於殉教,他們攔住陌生人,請他們殺死自己。如果陌生人拒絕,他們將被殺死。1867年,俄國把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獲利720萬美元,每英畝合2美分。1911年,美國人利奇乘坐一隻木桶,從尼亞加拉大瀑布上滑落下來,幾乎摔碎了身上所有的骨頭,但活了下來。次年,他去新西蘭演講,腳踩在香蕉皮上,摔傷致死。卡內基是美國鋼鐵大王,是當時最富有的人之一。晚年,他憎恨錢,一見到和聽到錢就生氣。一次,他在倫敦因為沒帶錢而無法購買車票,被從一輛電車上轟下去。18世紀的英國賭場雇有專人,他的職責是一有警察搜查就把骰子吞進肚裏。

    這些事也許不算太蠢,隻是有些離奇。死在香蕉皮上的利奇更不能說蠢,他隻是運氣不好。研究愚蠢學的科學家們並不研究曆史上的蠢事。這些蠢事隨著曆史的演進自然地消失了。愚蠢學的研究方向,是判斷隨著科學的昌明,人為什麽依然不能避免做蠢事的規律。事實上,做蠢事是人類的專利,動物幾乎不做任何蠢事,它們還沒有聰明到做蠢事的階段,它們很少從事直接損害自己利益的事情。

    像散文有大文化散文一樣,愚蠢也有大小之別。大愚蠢是時代的愚蠢,是千百萬人同心協力做一件蠢事,如大煉鋼鐵,如水稻密植到可以躺上去睡覺,如修長城,如喝紅茶菌,搞雞血、涼水、甩手療法。我在公園的灌木叢中看一幫人練沈昌功,錄音機傳出沈昌尖銳得如釘子劃破玻璃的喊聲:大腸!公園的練者附和:通!然後是小腸、結腸,練者喊“通”,包括前列腺、腦垂體。難道腦垂體還要通嗎?這個“療法”按身體解剖學的教程把各器官喊了一遍,練者跺腳、垂手,齊齊喊:通!於是就通了。雖然人體除了血管、氣管、尿道與大便之外並不一定要通,但他們一律通之。此時有小孩路過,高喊:蟲牙!練者也跟著喊:通!牙通了之後(中醫日散堅化結)會是什麽樣子呢?不清楚。時代的愚蠢是大愚蠢,以悲劇的樣式收場,它的成本是阻礙發展。小愚蠢則是個體的愚蠢。每個人都做過一些蠢事,做過一些讓人臉紅的、不堪回憶的、自己希望永遠忘記而別人說起來津津樂道的事情,如一場喜劇。人做蠢事的時候有什麽特征嗎?有。我以為至少有三條。一日堅決。人做蠢事時比做一件正確的事時要堅決得多。這時最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最自信。從表麵上看,人做蠢事時的情態是莊重的,如領神示。正因為如此,當事情的結局顯示之後,人們被這種反差逗得哈哈大笑。做蠢事的第二個特征日心機。蠢事往往為聰明人專屬。一個人聰明到離譜的程度,就不願按老辦法辦事,要取別人得不到的利益。他們真的認為巧則奪天工,有誌者事必成。他們篤信“不怕辦不到,就怕想不到”,一遇機會,就辦蠢事。所謂離譜的“譜”是什麽呢?是客觀事實,是科學。我以為有許多人,包括知識分子,在內心深處並不真正地相信科學。他們腦子裏的科學比例,與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比如吃啥補啥、窗台擺一鏡子可以煞氣——相比,頂多占五成。他們也相信地球是圓的,月光是對日光的反射,但遇到什麽法輪功之類還是要信,對60年前的“花旗銀行債券”也信。如果說占便宜是幹蠢事的動機的話,迷信則是幹蠢事的理論基礎。愚蠢到來之際的第三項表現,日狂妄。一個人幹蠢事的時候無論堅決、莊重或是聰明過人,都離不開狂妄,或者說是綜合了堅決、莊重與聰明的狂妄。目前在看守所裏每日以頭撞牆的劉曉慶,上述幾條都具備無遺。她做秀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她什麽事體都諳熟於心,卻忘了天下還有一處監獄的所有。過於狂妄的人是老子天下第一的人。但“第一”是什麽?福事第一常常與禍事第一相聯,而幹蠢事的人都非常忙,沒工夫理清這些區別,於是一條道走到黑天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