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章 孔明仁無心贈玉鐲蔣慧如有意許芳心(1/5)

作者:東籬字數:27390更新時間:2023-10-16 04:08:20

    老太爺過世後,自二太太隨心墮了三太太的胎兒,又經了許多時日,家裏表麵上的狀況像是和順了很多。可大太太卻要比先前勞碌多了。為著時時提防著二太太,還要不被她察覺的緣故,好在福旺時常也在替大太太操著心,慧如也是因了老夫人交待過便常在廚房裏照應,雖說她並不知大太太不在廚房時要她看著廚房是為著二太太沒有偷偷獨個兒進廚房的時機,慧如漸漸兒知道,自己要在大太太餐餐去上房裏擺飯的時候看著廚房的,她自然不明白這是為什麽,但她還是把這當作了自己必得要做的事情。她隻記得老夫人的話“誰動了什麽東西幹了什麽都要看清楚。”因而也格外用心,隻是她在廚房的時間越多受氣挨打的時候也就更多了。三太太過來過去都打她,大太太不高興了沒地方出氣兒也打她。慧如見了她倆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時時警覺著。

    先前廚房是沒有上過鎖的,可自從老夫人交待後,便晩晚都用一把大鎖鎖了,隻有大太太和老夫人才有鑰匙。如今誰晚夕要想喝水了,廚房門口的天井裏放了一口缸,省得大家晚上進廚房喝水。廚房的大後窗往常一整天都是打開透光的,晚上必要把貓趕出來關緊了插好。可如今除了一日三餐燒飯時開窗,人不在廚房便要記得拿下頂杠關了插住的……。

    二太太心裏自然明白這是要防著她的,她想隻要娘不說出是她下藥墮了三太太的胎兒的事,她這輩子不管誰再懷了她也斷不敢再做那樣的壞天良的事的。想想老夫人惡狠狠地坐在後院的核桃樹下,看著自己在爛泥裏趕豬的狼狽情形,二太太真是愧悔萬分。要不是怕自己和明仁將來被老爺冷落了沒個安穩日子,她又何嚐想去做那歹毒的事呢。好在老夫人答應給自己改過的機會,往後就是給她十個膽兒,她也不敢再去想那些個壞主意了,她自然也不敢擅自去廚房和上房,她漸漸兒習慣了每天的日子,除了吃飯是頓頓放在窗台上之外,她喝口水都要低三下四地問那兩個要,她強壓著內心的屈辱,回回還要和顏悅色地向她們道謝!她有時實在悶得慌,便走去草房對雞說說話,或者站在豬圈外,看那些豬罵它們幾句,有時候,她便去試著爬那棵核桃樹,想象著自己每晚從樹上爬到房頂上,然後跑回娘家睡一晚,第二天神不知鬼不覺地又從核桃樹上爬回來……。

    二太太一個人時常在後院,那裏除了豬圈、驢圈、就是個大草房,白天雞滿院子啄草覓食的,到了晚上臥在大草房的麥草裏。每天早上慧如和明仁有時是老夫人提著籃子過來撿走雞蛋,二太太便湊過去討好地說上幾句話。老夫人盯著明仁,不叫他去她娘房裏,明仁便拾了雞蛋跟著慧如跑了,常常連話也說不上兩句。二太太便把所有的仇恨撒在慧如身上,趁她來草房拾雞蛋時便狠狠地踢她兩腳出出氣。

    往時二太太能避嫌就避嫌,決不多幹一點活的,如今她倒是尋著活兒幹才能捱過一天的日子。每天喂雞喂豬喂驢剁飼料挫麻繩,秋上翻騰核桃樹底下水塘裏的麻稈兒,納鞋底做針線,一個人連個寒暄的人也沒有靜悄悄地篩糧食。隻要手不閑著,她什麽活都幹。看到廚房裏有人時一打開了後窗她便湊過去,站在廚房窗戶跟前,躬著腰討好地問大太太三太太要不要剝蒜磨調料的,二太太此時才真正明白自個兒是自作自受了,可是卻已是事已至此追悔莫及。她思前想後終於決心要趁老夫人來後院的時候誠心實意地跪在老夫人麵前向老夫人認錯懺悔。

    “你若有心悔過的就好好做人便是了,也不必見天兒見了我就跪著叫我看著。你不想想就是別個再添了兒女,到底仁兒才是孔家的長孫,老爺就算和三太太親近些再有多少兒女,怎麽就能沒你和仁兒的日子過哩?孔家家業若不是人丁單薄,怎麽會越來越少了。你們這輩上倘若再不多些勞力,到後世隻怕早晚會把這點老遠的路上來置下的家業給敗了,眼下裏外的活兒哪裏是靠老爺一個人打理得了的,還不都是你福叔挑了大頭兒,還有那些個靠著孔家吃飯的長工,到了仁兒頭上,你就不心疼他一個孤單單沒個人幫手嗎?倘或不為著這個緣故,老爺又何必娶了一房又一房的,難道是娶你們過來顯擺的,還不是為了添香續火守住家業的!”

    老夫人若照了往日的性子,早已像當初見不得大太太似的見了二太太必定拉下臉不給她好臉色,懶得費那麽多口舌。可如今她雖心裏怨恨嫌惡二太太,卻不得不耐著性子安一安她的心,把那好歹的道理給她說透了,為的是往後她真能收起那自私奸惡的想頭。當真是苦口婆心,老夫人這還不是為著這個家往後的安寧才如此隱忍。

    “娘,我知自個兒一時鬼迷心竅,鑄下大錯。倘或早些明白這個道理便好了!往後娘就放心吧,我知道娘是為著仁兒好,倘或三太太再有個喜訊兒我必盡了心伺候著,隻怨我沒能早些明白這些道理,把個喜事兒給攪了。”

    二太太想想老夫人說得有理,才聲淚俱下發自內心地向老夫人認了錯。是啊,明仁打小都是一家人慣著的,到時福叔也不在了,他一個哪能操持得過來呢,辛苦的還不是自己的寶貝兒子。二太太至此時便真真地後悔萬分,可是這世上哪有後悔藥吃呢,真正是及至此時悔方遲!於是每每想起便忍不住潸然淚下。老夫人強忍著氣惱無可如何,心想一個大太太才好些不哭了,卻又輪到二太太整日抺眼兒落淚,或者這些都是孔家的命數呢,心下惱時卻也忍著硬是不發作出來。

    老太爺的七七過後,老爺又索性在三太太房裏。大太太早就料到老爺一到了三太太處便把要三個一樣兒對待的話給忘了。可她並不計較。雖說此時還不是她當家,但家裏上下的事兒已經都由她擔當了,三太太似乎也消停了許多,二太太不在前院裏,三太太先時忙不過來時還抱怨幾句的,後聽說是老夫人的意思,便也不再計較了。大太太覺著日子不再那麽難熬了。

    三太太雖然嘴巴沒個停,心眼兒卻還不壞,她見大太太從不挑她的刺兒,便漸漸也虛心了不少,凡事總要問著大太太,兩個人漸漸兒熟知了彼此的脾性,竟親近了不少。大太太的日子過得格外地順心,熬了二十多年了,終於能夠不再那麽戰戰兢兢地低著頭來做人,雖說是比往常更忙碌了些,可心裏卻順暢了許多,像是終於能夠暢快地喘氣了似的,如此便也不再想著出家做姑子的事了。

    不料正順當了沒多久,自己的娘親卻過世了。大太太想起那次八月十五和老爺回娘家看望娘時自己那生離死別的心情,真是肝腸欲斷。自己沒能尋了短見,而娘卻依然孤零零地去了,臨終時身邊竟連個人也沒有。自己嫁入別人家身不由己,可兄嫂們就在跟前竟也沒有悉心照料年邁的娘親,大太太一想起便難過萬分。反倒是到了自家娘親的喪事上,不敢放肆悲哭,唯恐兄嫂們多心,認為她覺得娘親被虧待了一般,她一個嫁出去的女兒,隻能陪著恭敬感激兄嫂們對娘親的照顧,大太太隻能默默地咽下這口委屈,隻敢哭沒能最後見娘親一麵,卻不敢把心裏頭娘親孤單單離去的心痛說唱出來。

    開春前,老夫人知道過幾日一家人便要都去地裏忙的,便想著給明仁扯些布做個書包,原是想帶大太太和三太太去的,卻又不放心留二太太在家裏,便叫三太太在家做飯了。三太太一聽竟急了:

    “我也想去扯些花布做件衣裳呢,端午時我那大侄女要出嫁,我沒件新衣裳怎麽去呢。”

    “娘,那就讓三太太去吧,我在家做飯好了,我也沒啥要買的。”

    大太太看著老夫人說。老夫人邊坐了驢車邊不耐煩地說:“回回都沒少了你去的,今兒就你看家做飯,我領了大太太去認了買各樣東西的地兒,往後便由大太太去買了!難不成我得一輩子跟著你們操這份心。”

    三太太一聽便央求道:“家裏不是有二太太在嘛,她天天在後院裏避嫌,今兒就讓她做一頓飯,我下回就不去了可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