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10 練習賽質疑(2/3)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8386更新時間:2019-10-24 14:24:16

    一場F1賽事,需要通過三場練習賽,來確定比賽時候賽車的最終數據。但是澳島F3賽事,隻給了半個小時的練習賽,讓車隊進行賽車基礎調校。

    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一方麵是F3賽事不需要進站換胎,自然那些關於輪胎的練習測試可以省略。

    另外一點還是封路成本問題,這種國際旅遊大都市,長時間大範圍的封路,實在是一件很影響交通的事情,需要找到一個最佳收益點。

    所以經過澳島當局的計劃,把賽事過程壓縮在兩天時間,這樣既能吸引足夠的遊客過來觀戰,又能把封路的影響給降到最低。

    這種收益計算帶來的後果,自然就是對於比賽時長的壓榨。畢竟單純一場F1賽事都需要三天,澳島搞三場不同類型賽車,卻隻需要兩天時間,簡直都被榨幹了!

    不過也正因為練習賽時間緊張,所有車手都盡可能的把控住這點時間,來發現賽車調校數據上麵的一些問題,等回到維修站換胎的時候,還有一次微調的機會。

    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麽搞事情的,並且練習賽猛如虎,跑個第一也沒什麽意義。

    就連一向在賽道上喜歡激進的張一飛,這次練習賽都沒有搞事情,有些車手超車過去,他也沒有選擇超回來,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感受這一輛新F3賽車的特性。

    畢竟相比較其他有車隊支持的車手,張一飛的賽車調校,完全是靠著科塞爾的經驗調校出來的,並不是根據賽道數據量身打造。

    這也是為什麽,越高級別的方程式賽車,都是以車隊的形式存在,而不想卡丁車、初級方程式那樣,還有著大量的個人付費車手。

    就是因為對於技術支持的要求太高,單單一個賽道曆史數據,就能難住一大片的個人付費車手。所以張一飛沒有在練習賽上麵肆意妄為的本錢,他必須要把賽道數據,通過口述跟賽車上麵的傳感器,讓維修站的科塞爾得到最準確的數據。

    不過相比較張一飛,科塞爾才是最忙碌的人,他的目光死死的鎖定環形屏幕上的各種賽車數據,來確保自己的賽前調校,是匹配東望洋賽道屬性的。

    如果哪一個彎道張一飛的速度或者是操控出現問題,那麽科塞爾跟山本右京兩個人,就要在短短時間裏麵找到問題,並且記錄下來做出修改,等到進站換胎的時候。抓緊時間進行微調。

    “科塞爾,空氣下壓力跳高一個檔次,超軟胎的抓地力還可以,太高的下壓力出彎加速太慢了。”

    “懸架我感覺有點偏軟,東望洋賽道上有發卡彎這種極低速彎道,過彎側傾有點大。”

    “超軟胎的磨損有點嚴重,特別是急減速對於輪胎損耗很大,我盡量提高過彎速度,避免重刹車帶來的輪胎磨損。”

    張一飛把自己在東望洋賽道上麵的感受,通過車隊語音係統,不斷的傳遞到維修站,為練習賽結束時候的進展調整做好準備。

    但是張一飛這種“佛係”開車方式,卻引發了看台的一些觀眾的質疑。

    因為新聞裏麵的報道,簡直把張一飛給吹上天了,比如說什麽雷諾方程式三冠王,提前三站賽事鎖定總冠軍,被數家F1車隊爭相追捧,今年的歐洲新人王這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