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會失敗而會慘敗(2/4)

作者:方片2.字數:9282更新時間:2019-10-24 19:55:34

    

    “那麽接下來要改變,就要從這裏開始,我們的防線要不斷收縮,放棄邊境線上那些守不住的據點,放棄任何野戰想法,專門拖住美國人在每一座城市進行巷戰和路邊的遊擊戰。”周銘說,“這樣由於我們的士兵和美國士兵交叉在一起,就會使敵人的高科技武器失去作用,我們才有贏的希望。”

    

    說完周銘看著那兩位部長,他們也都知道這次會議的意義,因此他們在相互看了一眼以後問:“你說的遊擊戰和巷戰,真的可以贏美國人嗎?”

    

    周銘很有信心的點頭回答:“當然,這點在東南亞已經被證明過了。”

    

    “那麽接下來你們有什麽具體的作戰方案嗎?畢竟這裏是伊拉克不是南越。”那邊強調。

    

    對於這個問題,周銘就把他交給了鄒越,畢竟那才是國家培養出來的遊擊戰專家,甚至在十五年前原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時候,他都是第一批被派去阿富汗幫助他們用遊擊戰抗擊侵略的軍官,以他十年的實戰經驗,要說到具體方略,無疑是唯一有發言權的。

    

    作為職業軍人,鄒越也並不含糊,直接就掛起了伊拉克的地圖,然後指著地圖說:“之前美軍通過希蘭戰役已經實現了對科威特的控製,前線二十萬軍隊不戰而降,這肯定給了美軍很大的信心,接下來他們的進攻目標必然巴士拉,而我的計劃就要將這第二次地麵戰役選在這裏。”

    

    對於鄒越的判斷,馬吉德他們都下意識的點點頭,其實就算是對軍事一竅不通的人也都很好理解,由於伊拉克的北麵環山,西麵也都是難以翻越的丘陵和炎熱的沙漠,因此相比這些嚴酷的環境,既是平原,又有公路鐵路的科威特到巴士拉一線的進攻難度顯然要小很多。

    

    更不要說巴士拉作為伊拉克最大的港口城市,隻要拿下了這裏,美軍的航母就能直接開進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了,也就是這些原因,不管是哪個統帥,巴士拉永遠是最必須要拿下的戰略要地。

    

    一邊說著,鄒越一邊點出了地圖上的一個點:“伊斯拉是巴士拉市西南方的一座中型城鎮,他旁邊有兩條公路直通巴士拉,可以說伊斯拉就是巴士拉的咽喉。”

    

    “但同時伊斯拉背靠幼發拉底河,由於地形的限製,注定美軍無法在伊斯拉擺開大規模裝甲集群攻擊,必須通過小股先鋒部隊的突擊行動,這就給了遊擊隊進行巷戰最好的發揮空間。如果我們能打退三次以上的美軍突擊,那麽我們就能把美軍的進攻主力留在伊斯拉戈壁上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