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四章《告白》(1)(1/5)

作者:蜘蛛字數:44286更新時間:2023-09-29 00:11:02

    我即便身為人師,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隻想著學生。

    喝完牛奶的同學,把空盒放回寫著自己學號的盒子裏,回到座位上吧。看樣子全班都喝完了。

    “今天是畢業典禮,還得喝牛奶呀!”雖然聽到有同學這樣抱怨,但喝牛奶時間就到今日為止了。大家辛苦了!

    “明年沒有了嗎?”沒有了。本年度S中學被指定為“厚生勞動省·全國中學生乳製品推廣運動”的示範校。因此,你們每天要喝兩百毫升的牛奶。四月份體能測試時,你們的身高和骨密度增加率有可能超過全國平均值吧?多麽令人期待啊。

    “難道我們是試驗品嗎?”的確,對腸胃不好或是討厭牛奶的學生來說,這或許是受罪的一年。示範校是教育委員會隨機挑選的,並且在牛奶盒和盒子上都標上了班級、學號,好確認你們是不是喝了。這樣一來,你們感覺被當成試驗品也不奇怪。隻不過剛剛還在愉快地喝牛奶的同學,一聽到“試驗品”這個詞就皺起眉頭來,請你們不要有什麽想法。每天喝牛奶怎麽是件壞事呢?在座的各位即將出現第二性征,倘若號召大家,為了增強骨骼,在家每天要喝牛奶,又有多少人真能做到呢?此外,牛奶中的鈣質不單是骨骼成長的必需成分,也有益於神經的發育。常常焦躁不安的人會被人說:“是不是缺鈣啊?”指的就是神經發育問題。

    聽說家裏開電器行的渡邊同學,能消除成人片中九成的馬賽克呢。還聽說他把這些片子裝在研討會紙袋裏,在男生之間流傳。這就說明了,大家在這個階段迅速成長的不隻是身體,心理上也會有相當大的變化。這個例子可能舉得不太好,但這就是第二反抗期。性征期和反抗期總稱為青春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往往因為別人一句微不足道的話而感覺受到傷害,因一些瑣事而影響情緒,同時又強烈地追求自我。你們是否有類似的感覺呢?比如,剛才如果有人領頭說“每天能免費喝牛奶,真是lucky(幸運)”的話會怎麽樣呢?現在教室裏充斥的不那麽愉快的氣氛就會煙消雲散了吧?

    可見對於同一件事,因角度不同,看法天差地別的情況在這世上比比皆是。從牛奶的話題扯到了這兒來,你們也許覺得莫名其妙。不管怎麽說,各科的老師都在不斷誇讚今年的一年級同學,無論哪個班都比往年學習更踏實,這說不定就是喝牛奶收到的奇效呢。

    牛奶的事先放在一邊,我到這個月底就辭職了。“老師要去別的學校任教?”不是,是辭去教師職務的意思。就是辭去工作。所以一年級B班的同學們就成為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最後一屆學生。有些同學發出惋惜的聲音,非常感謝你們。“老師辭職是因為那件事嗎?”是啊,也包括那件事在內,最後我有些話要對大家說。

    *

    到了辭職的關頭,我再度思考起了“老師”到底是什麽的問題。

    我當老師,並不是由於有一位改變我人生的恩師之類的特別契機,隻是因為我生長的家庭很貧窮。父母總是念叨女孩子就不要念什麽書了,可我就是喜歡念書。

    所以,我申請育英會獎學金的時候,很順利地通過了。我覺得並非因為我成績好,而是家境比自己想象的還要貧窮的緣故吧。我上了本地的國立大學,一邊攻讀最喜歡的化學,一邊在補習班講課掙學費。有的家長覺得匆匆吃完飯,去補習班學習到很晚的孩子很可憐,但在我看來,父母求著你升學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上大四那年,我開始找工作。雖然很想繼續深造,可是想要過安定生活的願望占了上風。況且,如果當教師的話,育英會的獎學金就不用還了。於是我毫不猶豫地參加了教師資格考試。

    “這動機不太純吧?”有人這麽想也是沒辦法的事。但是既然選擇做教師,我就要做個名副其實的教育工作者。常有人借口找不到想做的事,畢業多年,還老在家裏閑待著。不過一畢業就找到了想做的事並順利就職的人也的確不多。既然如此,隻要精神飽滿地去做好眼前的事就可以了。對我來說,找到了真正想做的事,絕對是有益無害的。

    “為什麽想當國中老師,不去高中呢?”我認為既然同是教育工作者,還是應該挑戰一下義務教育的第一線。因為高中的學生不想念的話是可以半途退學的。我想要和那些無處可逃的孩子發生關聯。當時我懷抱的就是這樣的誌向。別看我這樣的人,也曾有過熱血沸騰的時代啊。

    田中同學、小川同學,我說的這些沒什麽可笑的吧?

    我當了整整八年中學教師,最初在城裏的M中學幹了三年,也算是教學實習吧。休息了一年後,在靠近縣界的這所氣氛鬆散的S中學執教了四年,總共是七年教齡。

    “就是那所M中學嗎?”是的。就是最近常常上電視的櫻宮正義老師任教的學校。好了好了,大家安靜。他真的這麽有名嗎?“老師認識他嗎?”我和他一起工作了三年,要說認識當然認識了,但那個時候他雖然是個熱血教師,可並沒有現在這樣有名,所以你們八成比我對他還了解呢。什麽事,前川同學?“不知道他,請介紹一下?”好吧,盡管我對他沒什麽興趣,可有人想聽,我就簡單說一說吧。櫻宮老師從中學時起就是不良少年團夥的頭頭,高中二年級的時候,由於打傷班主任而被勒令退學。後來浪跡海外,據說在國外也幹過不少出格的事情,結識了在紛爭與貧困中生存的人,與他們共同生活之後,漸漸察覺到自己過去的錯誤,回國後,考取了高中畢業資格,進入一所有名的私立大學學習,最後當了一名中學英文老師。之所以選擇在中學任教,據他說是為了不讓那些和自己在同樣的年齡誤入歧途的孩子重蹈覆轍。從幾年前開始,放學後他還到熱鬧的街頭巡視,隻要看見不回家在街上遊蕩的孩子,無論是不是本校的學生,都會勸說他們:“不要自暴自棄。想要重新振作,現在就可以辦到!”由於他這樣堅持不懈地熱心勸說,被人稱為“勸世鮮師”,又是上電視,又是出書,越來越為人所知了。“這不是跟上星期電視報道說的一樣嗎?”真是不好意思。對知道他的人來說,我的介紹好像太無聊了吧。“重要的部分都沒說?”去年年底,他迎來三十三歲生日,卻被醫生告知隻剩下幾個月的壽命。他仍舊對人生不放棄、要在教育戰線努力堅守到最後一刻的形象,已經使他不僅僅是熱血教師了,簡直就像神職者一樣。你是指的這一部分吧?阿部同學真是很了解他啊。“很尊敬他?”“想成為櫻宮老師那樣的人?”原來是這樣啊。

    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大家隻學習他的後半生。

    既然說到了櫻宮老師的事跡,在崇拜熱血教師的學生們看來,可能會覺得我不太夠格吧。剛才我也說了,我剛當老師的時候也曾經想要成為一個熱血教師。隻要學生發生一點兒問題,就連課也不上,全班一起來解決;隻要有一個人跑出了教室,哪怕上著課我也要追出去。但有時我也會想,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人。一個做老師的,想要對著學生熱切地說教,是不是有點兒太自以為是了呢?不過是把自己的人生觀強加給學生,來獲得自我滿足罷了。說穿了,不就是居高臨下看低孩子們嗎?休假一年後,臨來S中學就職的時候,我給自己定下了規矩:不直呼學生的名字;盡量以平等的態度、客氣的用語說話。就是這兩條。雖說微不足道,但的確有人注意到了。“注意到了什麽?”不正是注意到自己的身份嗎?每天都在播放虐待兒童的新聞,於是大家以為孩子都在被大人虐待似的。其實你們不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裏的嗎?哪個孩子不是在父母“好好念書吧”“好好吃飯吧”的請求下嬌生慣養長大的?所以你們才會對父母直呼其名,說話隨便,不是嗎?也有不少老師覺得學生們給自己起綽號,或者跟自己說話隨便,能夠說明自己受學生歡迎。因為電視上演的熱血老師幾乎都是這樣。大家在看校園劇的時候有沒有意識到呢?每當熱血教師和問題學生發生衝突的時候,就會建立起深厚的信賴關係。最後出現在演員表上的隻是幾年級幾班的全體學生,但是大多數人的立場又如何呢?熱血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也熱血沸騰地訴說自己的經驗或者問題學生的內心感受。但是,其他人真的想聽嗎?別說這些沒用的,快點兒上課吧。要是有個誠實的學生這麽說,老師就會進一步說些“人這個字的結構,就是互相扶持”之類的廢話。到頭來,認真學習的學生反而要對問題學生道歉“剛才對不起啦”。作為電視劇的情節或許不錯,但是挪到現實中的話會怎樣呢?再說了,對於平常守規矩的學生,真的有什麽重要事情必須中斷上課,進行說教嗎?不言而喻,比起誤入歧途後回歸正道的人,一向循規蹈矩的人絕對更加了不起。遺憾的是,這種人平日是不會成為焦點的。在學校裏也是一樣。於是,每天認真生活的人就會對自己的存在價值產生疑問,有時候,這疑問就會成為導致負麵思考的原因,難道不是嗎?

    *

    人們常用“信賴關係”這個詞來描述師生之間的關係。從中學生人手一部手機的時候開始,我就常常收到“我想死”啦,“不知道為什麽活著”啦之類的短信。一般都是在淩晨兩三點的時候發來。對於在這種時間發來的缺乏常識的短信,我也想過不予理會,卻不能真的那麽做。其中有的是惡作劇。班上的女學生發短信給年輕的男老師說:“老師救命啊,我的朋友遇到危險了。”把老師騙去了情人旅館。既然是那種地方,當老師的自然也應該有所警覺,但還是十萬火急地趕去了,結果被人偷拍了照片。第二天,家長找到學校來,還報了警,鬧得不可開交。但是我們這些同事立刻知道這是一出惡作劇。因為那位老師的外在性別與其內在性取向並不相符。我們大家都勸他,沒有必要為了這種惡作劇而公開自己有性別認同障礙的隱私。可是該老師為了維護教師的尊嚴,對家長和學生說出了真相。這個女生這麽做,隻因為老師要她上課的時候不要聊天,她就生氣了,心想為什麽隻說我一個人呢?起因就是這麽無聊的事。“給沒給處分?”沒有。這所學校怎麽搞的,居然讓“人妖”或是單親媽媽擔任情緒不穩定的青少年的班主任!家長隻字不提自己女兒做的錯事,一味地指責校方,結果學校敗給了這種家長。雖說在教育場所還論什麽輸贏,這的確有點兒可笑……“就是那個老師嗎?”他去年調到了別的學校,現在以女教師的身份在那裏任教呢。

    雖然我舉的這個例子有點兒極端,但是倘若換作別的男老師,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從那以後,S中學的老師們,即便是自己班上的學生有事相求,隻要是異性,就聯絡別的同性老師去幫忙解決。一個年級有四個班,每個年級安排男女各兩位班主任,就是為了應對這樣的情況。本班的男同學要找我的話,我就聯絡A班的戶倉老師,讓他代替我去。反過來,要是A班的女同學有什麽事情的話,就由我去解決。“不知道還有這一說?”那是因為沒有告訴你們。“如果是戶倉老師來,真有緊急情況的話,也不能發短信給你了?”長穀川同學,你上體育課的時候不守紀律了吧?剛才長穀川同學說真有緊急情況,當然其中的確有那樣的短信。但是根據我的印象,不客氣地說,一年裏也就那麽幾次而已。當然發短信的人,當時真的想死,真的萬念俱灰,覺得活著沒意義也說不定。或許真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覺得世界上隻剩下自己孤零零一個人了。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這樣也無可厚非,可至少應該稍微考慮一下你發短信的對象有可能在做什麽吧。即便這樣,能夠發短信給老師還是好的,真正懷有陰暗心理的學生是不會給老師發什麽短信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