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6章 新式機槍(1/2)

作者:袁大為字數:4698更新時間:2023-09-29 03:05:39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已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春。

    來到皖東的這段時間,於文誌的皖東抗日軍從不足百人擴張到了數千人。

    由於皖東抗日軍打了幾個大勝仗,在全中國人的心裏,皖東就是抗日的未來。

    很多抗日誌士從全國各地來到皖東,加入皖東抗日軍,參加皖東抗日根據地的建設。

    由於這些人多是熱血青年,很多人還間是知識份子,有了他們的加入,皖東抗日根據地實力大增。

    皖東抗日軍已由秋天時的五千餘人擴張到了八千餘人,於文誌以特務連和通訊連為基幹,增加了一個第三團,第三團約有兩千人,團長由袁輔臣擔任,張陽調任一團二營擔任營長,接替了袁輔臣的職務。

    一團和二團都進行了擴充,每個團的兵力都有近三千人,再加上特戰隊和機炮營、新成立的警衛營,皖東抗日軍實力大增。

    與此同時,兵工廠以及配套的火藥廠、煉鋼廠也都建了起來。

    火藥廠和煉鋼廠的設備全是哈特從滬城搞來的。

    而鐵礦石和銅礦石皖東一帶並不缺乏,所以,兵工廠得以運轉起來。

    而計劃中的巢湖農場從設計到籌備都非常順利。

    郭保林、董時進、葉笠對巢湖周邊進行了調研,提出了建設農場的可行性方案。

    於文誌準備大刀闊斧大幹一場。

    就在這時,一個消息傳來。

    皖東一帶發現了很多流民,這些流民因為受了災,所以離開家鄉到處乞討,他們就像蝗蟲一樣,吃光了路過之處所有的食物。

    此時,汪順任來安縣長,侯遠生任全椒縣長,兩個人都遞交了報告,仿佛是一夜之間,兩縣境內多了數萬饑民,而且人數每天都在增加中。

    汪順和侯遠生在報告中說,雖然來安和全椒去年獲得了豐收,但這幾萬饑民的到來,一定會引發社會的動蕩,二人的想法是,將這些饑民趕出皖東,讓他們去皖南或者江蘇一帶去乞討。

    於文誌想了想就說:“數萬饑民,這可是發展的一個好機會啊!”

    “巢湖農場即將建立,巢湖邊雖然可以開荒,可是沒有足夠的人手,這些饑民來的正是時候,咱們就為這些饑民提供食物,讓他們去巢湖農場開荒,開出的地打出的糧食,一半自留,一半上繳,這樣一來,即可以讓巢湖農場發展壯大起來,增加皖東抗日根據地的實力,又可以安置災民,擴大兵員和稅收征集地,一舉兩得。”

    於文誌就叫來了郭保林。

    “郭老師,我準備將來到皖東的幾萬饑民安置在巢湖農場,你看怎麽樣?”

    郭保林大喜。

    “巢湖農場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手,一下子增加了幾萬人手,這對開發巢湖農場極有幫助。以後有人手盡管派來,以我的估算,巢湖農場一帶最少可以安置二十萬百姓。”

    於文誌就說:“前往巢湖農場的饑民大約有五、六萬人,而且人數還會陸續增加,這些饑民每天的吃喝就是一筆不小的消耗,我會從來安、全椒、巢湖、含山四縣的倉庫裏給你運糧食,解決饑民的生活問題,你一定要在最短時間將這些饑民組織起來,將巢湖農場建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