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8章 青年從軍(1/2)

作者:袁大為字數:4938更新時間:2023-09-29 03:05:44

    於文誌舉辦了軍訓班,自己培養軍事幹部。

    這時,汪順和侯遠生來找於文誌。

    這一段時間,皖東抗日根據地不斷擴大,汪順和侯遠生都是身兼多職,累得要死。

    二人這麽忙卻一起來找於文誌,這很是稀奇。

    於文誌就問:“侯縣長,汪縣長,你們怎麽來了?”

    侯遠生就說:“於長官,現在根據地大了,我們要幹的事情太多,一天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再這樣幹下去,我這把老骨頭怕是要散架了,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汪順也說:“於長官,真的是忙不過來了,我一個人兼了幾個縣的縣長,事情一大堆,根本幹不過來,這樣下去非得出大亂子不可。”

    一聽二人這話,於文誌才明白二人的來意。

    仔細一想,還真是,這兩個人原來在來安,一個是正縣長,一個是副縣長,配合的不錯,後來打下了全椒等地,他們就一個人兼了幾個縣的縣長。

    汪順還好點,侯遠生這麽大年紀了,再這麽幹下去真容易累死。

    於文誌就說:“你們說的很有道理,但現在根據地缺少地方幹部,你們能不能推薦一些人到各縣任職?”

    “這個,老朽倒有一些人選。”

    侯遠生就說了幾個人,大多是當地的鄉紳,不家一個是前清的舉人,在地方的威望很高。

    汪順同樣推薦了幾個人。

    於文誌一琢磨,就算這幾個人全都啟用也忙不過來,畢竟皖東這麽大,光靠這幾個人治理哪能成?

    這地方治理是一件大事,如果處理不好事情,很可能激起民變,動搖皖東抗日根據地的根本。

    想到這兒,於文誌就琢磨,是要想個辦法招攬一些治理地方的人才。

    於文誌想了想,心中有了主意。

    這一段時間,從各地來到皖東抗日根據地不少知識青年,這些知識青年就是治理地方很好的人才啊。

    當然,不能將這些人直接都任命為治理地方的幹部,這樣就會讓一些沒有能力的人混水摸魚,不利於長治久安。

    看來,要來一場考試,從中選拔出一些能幹的人才,讓這些人充實到基層工作中,一定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還有滁州市的市長,於文誌思來想去,由侯遠生來擔任,畢竟侯遠生資格老,能力也不錯,很多人都熟悉他,用他來做市長可以讓眾人信服。

    至於侯遠生原來所兼的各職,可以由一些信得過的人來擔任。

    於是於文誌就讓侯遠生推薦一下誰能做來安縣的縣長,同樣,汪順也要調離原崗位,任滁州市的副市長,配合侯遠生抓好滁州的各項工作。

    為了彌補地方幹部的不足,各縣原有的官吏就要留用一大部分,於文誌直接下令,這些官吏中有民憤的,聲譽不好的全部趕回家去,官聲好的留用。

    再加上考試錄用的知識青年,各地的政府部門應該可以很快的展開工作。

    皖東抗日根據地要選拔幹部的消息一傳開,立即引起了一流報名熱情。

    其程度與後世的公務員考試,千軍萬馬走獨木橋有得一拚。

    隻幾天的功夫,就有上千人報名考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