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惟山詩歌中的故鄉情韻及其價值(1/5)

作者:一玄字數:19720更新時間:2018-12-13 22:46:09

    惟山詩歌中的故鄉情韻及其價值

    一 玄

    作者按:選登此文的目的,不是詩歌,也不是評論,隻是想宣傳本文涉及的“穹窿旅遊文化”。希望讀者諸君喜歡我的故鄉的風景的同時,也喜歡我的作品中描繪的“故鄉”——我的詩意的故鄉。

    內容提要:在鄒惟山的詩歌作品中存在大量的來自於故鄉的自然山水意象構成其詩歌作品主要的思想內容與重要的藝術形式,故鄉的山成為了其詩歌陽剛之美的內核,故鄉的水成了其詩歌陰柔之美的外表,對故鄉的情成為了其詩歌情思的紅線,故鄉的韻味成為了其詩歌創作永遠的源泉。故鄉的山水情韻,正好成為了其詩歌創作的四個重要方麵,是其詩作總是區別於他者的重要標誌。

    關鍵詞:自然山水 情韻兼具 地理感知 創作源泉

    作者簡介:一玄 本名袁成援,四川省威遠縣作家協會主席,主要從事詩歌創作與文學評論。

    “鄒子歸來山水淡,近鄉情怯情濃。雞冠煙雨鐵門封。惟山多浪漫,攜手問青鬆。一水二江尋祖脈,此間文化繁榮。嘔心瀝血賦穹窿。文章千古事,大道自然中!——調寄《西江月》

    這首詞是詩人鄒惟山回老家時在路上所寫。最近,拜讀其早年詩合集《時光的年輪》,其中很多涉及家鄉的詩歌令人倍感親切。回憶起在老宅講述過去的事情,終於品味出故鄉對於詩人的重要意義——先生的根在這裏,所以,他的詩的種子也在這裏。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情、故鄉的韻,構成了其詩歌創作係統的四維。

    一、 故鄉的山——詩歌的陽剛內核

    惟山描寫故鄉的詩歌,大量的內容是在寫以穹窿為特征的故鄉的山。詩人的老家處於榮威穹窿的核心景區之內。倆母山為穹窿景區內群山之祖、眾水之源,是當地人心目中的神山。以倆母山為中心,附近有八景名勝,分別是天池甘露、向砦春風、雞冠煙雨、鐵門雲封、香爐殘月、半寺鳴鍾、櫃崖晚霞、五梅映鬆。惟山筆名的來曆,我猜想應該與其家鄉的山有著密切的關聯。細細品讀惟山的詩歌,寫他老家附近的就有《天馬峰》、《五梅花》、《大寨門》、《倆母山》、《倆母山的石頭》等一係列與山砦相關的作品。

    (一) 穹窿秘境,此石為砦

    “砦”這個字也許是專門為穹窿山區的山砦造的。詩人的故鄉位於穹窿的核心區域內,據統計,大小山砦有上百座。其中,被列入南宋餘玠山砦防禦體係的山砦有向家砦、高頂砦、雷家砦、越溪鳳凰砦等。詩作《大寨(砦)門》就是描寫高頂砦的寨(砦)門的。“偉岸的寨(砦)門就矗立在那個陡峭的高處/它的堅韌與雄奇可以折斷老鷹的翅膀/一陣一陣寒流自山口襲來我的頭發/就像冬天裏高坡的野草到處流浪。”通過客觀描繪現在大寨(砦)門的高峻與奇險,把我們帶回了那段戰火紛紛的過去——似乎可以聽見千年前人們發出的聲音/那一段曆史的辛酸並沒有讓人們淡忘”。那一段曆史,就是抗擊蒙古大軍的山砦防禦曆史以及鄉民躲避戰亂,求生存、圖安穩的曆史。“唐宋時期,威遠縣隸屬榮州。榮州於南宋理宗紹定六年(1233)升為紹熙府,理宗端平元年(1234)元軍(即蒙古軍)攻蜀,端平三年(1236)紹熙府治遷鴻鶴鎮(今自貢自流井鴻鶴壩),理宗寶佑六年(1258)紹熙府廢(元軍將領紐璘於寶佑六年破簡州、資州,紹熙府亦破而廢)。理宗淳佑二年(1242),時任兵部侍郎的餘玠出任兵部侍郎四川安撫製置使兼知重慶府事,負責四川防務,提出‘兵民共建,耕戰結合,設險以製騎’的防禦策略,依山為壘,據險設防,修築寨堡,建立並形成了以重慶為中心的山城防禦體係,後稱餘階防禦體係。”清光緒以前,威遠古砦名稱石刻大多采用此石“砦”,較為生動地記述了這些古砦采用石頭修築的特點,以此區別於用木頭搭建的寨子。據史料記載,分布於威遠境內的穹窿古砦遺址群,在清朝以前主要分屬於威遠和仁壽兩個行政區管轄。詩人通過描寫古砦風情的詩歌作品,表達了他對故鄉山砦的神秘崇拜。故鄉的文友把他譽為“穹窿之子”(見《內江日報》發表的《穹隆之子鄒惟山》一文)。

    (二)穹窿幻境,山人為屳(仙)

    穹窿古砦群,雖然不是每座古砦都有人居住,相對比較大的古砦有如向家砦、高頂砦等,方圓十數平方千米。筆者年輕時候在此教書,曾經上向家砦去做家訪,砦頂有好幾個生產隊,近千的人口,自給自足,怡然自樂。秋收之後的黃穀一籮筐一籮筐隨處放置在野外岩洞裏。古砦常常雲霧彌漫,如夢如幻,山上雲霧繚繞、山花爛漫,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生活在其間猶如世外神仙。中國的造字把神仙的仙造成“仚”,就有“居住在山上雲端的人”的意味。《天鵝湖的想象(9首)》第9首詩是直接寫的《倆母山》—— “兩座山峰相連並立於東崖的高土之上/牽著手的正是那兩個秀發飄飄的姑娘/我寧可將他們看成是人間的兩個美女/人們卻將另一個女子(大倆母山)看成是她(小倆母山)的親娘”。《仁壽縣誌》記載,“兩母山,諸峰羅列其下,如兒孫然”。倆母山山頂上觀雲海,常年可見雲霧繚繞,號稱川南丘陵第一山,有祖山、母山、二峨山等。被譽為“渾然天成的人間仙境,詩情畫意的世外桃源”。倆母山周圍群山環繞,其傲立於群峰正中,統領群峰,形成遠近兩道環形山群,山環水繞,極俱仙山的靈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