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二章 現場會(3)(1/2)

作者:一玄字數:5792更新時間:2018-12-13 22:47:02

    《穹窿八部.新村疑雲》第一百三十二章 現場會(3)

    焦集瑩一邊翻閱菜譜,一邊看一些名菜肴的介紹。

    她自己也是做餐飲的,對菜譜的介紹看的十分仔細。

    三毛魚莊的菜譜比較特別,除了詳細列出菜單,還有特色菜肴的簡單做法和來曆介紹。

    阿樂接到一個電話,說婆城市政協副主席馬大哥從溫江回來……剛下高速。阿樂請董事長王語嫣同誌親自開車,他親自去請馬大哥來,大家一起在三毛魚莊聚聚:“焦經理,你負責招呼大家邊喝茶邊聊天,我們去去就回回……很快的,很快的……”

    語嫣和阿樂走了之後,服務員在桌子上擺好了碗筷,還特意上了一碟炒豌豆……焦集瑩對劉於懷和周誌華說:“兩位大主任,咱們先喝茶和吃點豌豆,一邊聊天一邊等,段總和王董事長去接馬主席了,他們很快就回……”

    周誌華道:“焦經理,咱們不著急,慢慢聊……”

    焦集瑩問周萍:“表姐,您點了那幾道菜?我們看看都有什麽故事……”

    周萍道:“三毛兔頭,紅燒雞腳爪,麻辣冷鍋魚……”

    焦集瑩邊翻閱菜譜邊找,道:“有,就是這個,我們先來看看三毛兔頭的故事吧!”

    劉於懷道:“三毛兔頭都有故事啊?我以為就是一道好吃的有點特色的菜……而已。”

    焦集瑩道:“劉主任不懂飲食文化,咱們中國人的餐飲,最為講究的就是飲食文化。孔子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雖然是結合祭祀禮儀來講的,我想聖賢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體講究精細化的生活吧?告子曾經曰‘食色,性也。’這個‘食色’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我們現在的美食文化。‘食色’就是喜歡吃好吃的,‘性’,是指人的天性,動物性,也就是本性。”

    周誌華道:“中醫學也講究養生,咱們中國的養生與西方的醫生是兩個概念。養生重在養,養吾浩然之氣,養吾性命之源,以食為藥,遵循天人合一的感覺效果;醫生重在醫,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以藥為食,遵循精密儀器的檢測結果。”

    焦集瑩擔心兩位大主任討論中西醫的優劣而影響吃飯的和諧氛圍,就連忙轉移話題:“咱們不說醫學,聽我講三毛兔頭的故事吧——兔頭是咱們穹窿世界的名小吃。有多種專門的吃法,通常有麻辣,五香兩種口味,具有骨頭多,肉少,越吃越香等特點。吃兔頭專門的叫法為‘啃’,‘啃兔兒腦殼’一般是情侶最喜歡的,是一種樂趣多多的美食。因為兔兒腦殼多由辛香發散的香料製成,具有祛風散寒發表等作用,所以各種陰虛火旺體質者請在醫師指導下食用。”

    周萍道:“表妹,你可受到了兩位醫院大主任的專業影響啊,講故事都講起醫學常識來了……直接進入主題吧!”

    焦集瑩道:“講故事也得看聽眾啊,咱們主要的聽眾是兩位德高望重的名醫,咱怎麽也得說點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啊……好了,閑話休敘,言歸正題。說起這三毛兔頭的來曆,確實不平凡。跟咱們穹窿三百多年前的一段農民起義的曆史有關。話說當年,朝廷腐敗,官逼民反,義軍攻城略地,迅速壯大,驚動了朝廷正規軍,反複圍剿,義軍節節潰敗,退至鐵山地區,占領了大小山砦,與官兵對壘,官兵久攻不下,雙方對陣達數年之久。三毛的祖先就是這一支義軍的炊事班長,在官兵的重重封鎖之下,眼看糧草將盡,如果坐以待斃,就是死路一條。頭領權衡利弊,決心帶著兄弟們背水一戰,也許能殺開一條血路,還有一線生機。就吩咐夥食團的革命兄弟道:‘今晚把所有能吃的都弄來吃,弟兄們報餐一頓之後,下山去與官兵決一死戰,就算犧牲了也不是一個餓死鬼……’三毛的祖先(炊事班長)遵照頭領的吩咐,將能吃的糧食做成了飯,可沒有什麽菜了。就將廚房角落裏沒什麽用的準備拋棄的幾隻兔頭打整幹淨,油炸之後與剩餘的作料和起來一起炒……結果味道鮮美,兄弟們吃飽喝足,猶如猛虎下山,將山下的官兵擊退三十裏,順便弄了不少糧草,滿載而歸,又堅持數月,官兵終於人困馬乏,後勤保障出問題,撤軍了。三毛的祖先將兔頭的做法記載下來,到了三毛開店子的時候,在族譜上看到菜譜,運用現代烹飪技術對兔頭製作工藝進行改良,就成了穹窿名吃——三毛兔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