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平橋(2)(1/2)

作者:一玄字數:4706更新時間:2020-09-18 08:29:45

    《穹窿八部.古砦迷霧》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平橋(2)

    李文龍道:“這樣說也未嚐不可,因為中國人都稱自己是龍的傳人,皇帝還被稱作真龍天子呢,至於龍是不是存在,無從考證了。反正我們家族譜就是這樣記載的‘玉昆(李琅字玉昆)公與李敖氏(龍女嬌)居湧西河祖宅,生子二,長曰汪,次曰洋。’兩個孩子的名字選三點水的字,意謂先祖妣不敢忘記龍宮水府也。據族譜記載,多年之後,西南夷作亂雲貴,年邁的李琅受朝廷征召平南,李汪隨父出征,李琅戰死於婁山關,屍骨就地掩埋,隻派人送了衣冠回鄉,在祖墳立衣冠塚以接受春秋祭祀。李汪一直在外地做官,客死異鄉,其後人不知所蹤;李洋在家侍奉母親至老,葬於李琅衣冠塚之旁。我們這一支李姓宗親,乃是李洋的後人。因為李琅與小龍女敖嬌多行善事督導人們放生,故後代子孫人丁興旺,至今已洋洋萬眾了。”

    焦集芳道:“這就是佛家所謂因果定律吧?李琅與小龍女求李白題寫放生河三個字,積了陰功,所以福報就應在兒孫身上了。”

    王儀涵道:“你那些想法是受了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我們是唯物主義者,什麽因果報應之類的東西是不應該去迷信的。”

    餘火炎道:“小王組長,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一些想法和你交流交流哈。剛才小焦說的我認為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宗教信仰。我是長了翅膀的黨員(非黨群眾),所以,從宗教的角度去看因果,那是教化的需要,對人們的心裏暗示力還是很強大的,特別是行善積福的觀念還是深入人心的。古人對此有定論‘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有了這個信仰,人性中的善的種子將會受到滋養,惡的苗頭將受到打壓,對於純淨社會風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李文龍道:“好了好了,我們今天不是在召開哲學思想談論會。咱們還是繼續聊聊關於太白渡和太平橋的故事吧。自從烏尤及其忽悠起來的水族精怪被雷公收拾以後,湧西河風平浪靜,小龍女求得李白親筆書法之後,命龍宮裏的能工巧匠將李白的書法作品原封不動地鐫刻在放生河岸邊的斜坡上,又在最繁華的大路邊的山岩上鐫刻了另外一幅書法作品。由於李白在人間天上的名氣太大,是超級巨星,其粉絲遍布人間和天上,甚至在地府、水族、妖族都不乏仰慕者……沒有花費一分錢就帶來了非常好的廣告宣傳效果。敖嬌治理流域有功,受到嘉獎,終於修煉成功。天庭滿足了她嫁與凡人李琅的唯一獲獎要求,用天庭至高無上的解佩令融掉了她身上的龍鱗,變成了一位真人,李琅才能夠親近她。”

    焦集芳道:“原來龍女雖然貌美,但卻有龍鱗,凡夫俗子是不能親近的啊?”

    餘火炎道:“當然啊,這就是神仙的特權嘛。要不然,豈不成了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就能吃,是個男人都敢妄想高不可攀的仙女?”

    王儀涵道:“其實在限製凡人親近神仙的同時,也限製了神仙與凡人的自由戀愛。小龍女與李琅的這段愛情故事也算非常圓滿的結局哈!”

    李文龍道:“是啊,之所以又這樣完美的結局,主要是因為李白是天上的太白金星下凡,他的能量可以改命換運。李白見證了兩人感天動地的人龍之戀,喝喜酒喝得大醉,覺得人生易老,應該早日離開此處溫柔之鄉,到更為精彩的外麵世界去繼續遊曆。臨行前,在放生河到鎮江之間的渡口寫下《對酒行》一詩留給李琅夫婦,詩雲‘鬆子棲金華,安期入蓬海。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浮生速流電,倏忽變光彩。天地無凋換,容顏有遷改。對酒不肯飲,含情欲誰待。’李白留下書信之後,擺渡而過,飄然離去,不帶走一片雲彩,卻留下了千年的精彩。李琅和龍女新婚燕爾,睡到日上三竿才醒來,自然沒有趕上為李白送行。追到渡口,見到李白留下的詩,知道李白還要去尋覓他的詩和遠方,便將放生河李白離去的渡口命名為太白渡。李琅婚後夫妻恩愛,無心政治,便申請退居二線當調研員,在老家與龍女一起為家鄉的新農村建設獻計獻策。次年,李汪誕生。七年以後,李洋誕生,放生河流域遭受多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太白渡有人被衝入河水之中淹死。李琅將龍女的嫁妝變賣了,在太白渡上修建了一座石拱橋,取名為太平橋,不僅希望人們過河的時候沒有危險,也希望大家從此過上太平的日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