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5章 朱棣南下(1/2)

作者:老黃字數:5472更新時間:2023-09-29 12:49:28

    鋼廠的發展日新月異。

    工程師們有了陳林新提供的更先進的煉鋼方法後,也在抓緊學習研究錳煉鋼的技術。

    二、三號爐不管是規模還是技術,對比一號爐都有了質的飛躍。

    同時,京城輻射周邊府縣的水泥路也都陸續動工。

    隻是這些水泥路,沒有按照京城至句容的高速公路標準,隻是簡單的鋪設了五米寬的水泥路麵。

    就算如此,也耗費了朝廷相當比例的財政,在朝堂上引起許多大臣的反對。

    可在朱元璋的強力壓製下,最後文官們也隻能是過過嘴癮,該怎麽做還得怎麽做。

    隨後就是針對性的對句容縣商稅的征收。

    直到句容縣和工業區的稅收數額報上來後,所有官員才將嘴閉上。

    商稅的數目之大相遠超之前水泥路的投入,而且這隻是三個月來一個縣的商稅。

    如果是一年,是全國性質的呢!

    朱標趁熱打鐵,將商稅計劃擺到了台麵上。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後,商稅由三十稅一正式更改為十稅一。

    正式在應天府範圍內實行,之後看成效,調整後再向全國擴散。

    商人們以為這是對商人的又一次壓製。

    他們雖然有意見,可他們隻是商人,與朝堂上的某些官員即使有利益捆綁,卻也無法改變大勢。

    無權無勢是商人如今的現狀。

    他們看著陳林這個明麵上是縣令,實為商人的身份,漸漸有了一些想法。

    他們受夠了隻是官員的附庸,受夠了每次一到關鍵時刻,不是被收割就是被放棄的下場。

    他們要在朝堂上有自己真正的代言人。

    陳林就是他們的榜樣。

    還在路途中的陳林不知道,無形中,一張大網正在向他張開。

    是福是禍還未可知。

    ..........

    陳林一行人抵達應天府時,已經是十一月中旬了。

    天氣有點冷,他們正好趕上在應天府玉米和紅薯的收獲。

    另一邊,從北方南下的一隊人馬,此時正在岸邊等船過江。

    一行人正是回京給朱元璋祝壽的燕王朱棣一家子。

    朱棣站在江邊遙望對岸,心裏卻一直想著進入應天府地界後的所見所聞。

    水泥路麵。

    從未見過的糧食大豐收。

    新奇的吃食...

    自己隻不過離開京城兩年,沒想到變化這麽大。

    物是人非啊!

    徐妙雲拿了件披風披在朱棣身上:“又在想什麽?”

    朱棣拍了拍徐妙雲的手:“哎,應天府日新月異,我卻隻能呆在北平無所事事。”

    徐妙雲聽後輕笑:“那你想幹嘛,領兵出征草原?”

    “不行嗎?”

    “別想了,父皇不會同意的,至少他現在還用不上你們這些藩王,你就安心的當個逍遙王爺吧!”

    朱棣也知道,自己雖然貴為藩王,可也隻是他爹用皇族這個身份來穩定邊疆的。

    或許還有節製邊軍將領的作用在裏麵。

    什麽時候能親自領兵,完全看他爹的心情。

    過了江後,朱棣讓隨行人馬先回京城,自己帶著徐妙雲和少數隨從,越過京城繼續南下,去見識見識徐達在信中所說的句容縣。

    有機會的話,他還想拜會陳林這個傳奇縣令,請教他治理地方的學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