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27章 達摩,煙火和神樹(1/2)

作者:虛空晝空字數:4944更新時間:2023-10-02 07:30:50

    不一會兒,兩碗麵就見了底,意猶未盡的雷思聰拔開兩個酒葫蘆的瓶蓋,將其中一個遞給華鬘,另一個他舉瓶便喝。

    一邊喝酒,他一邊抓了一把炒熟的梧桐子,細細剝了起來。

    這梧桐子果然極香極酥脆,又因為加了鹽巴去炒,吃起來帶一點刺激性的鹹,果然很適合下酒。

    唯一的一點不足便是每粒太小,便縱使吃個幾十粒也不感飽足。

    不過好在今天下午雷思聰采了極多,這一盆滿滿炒出來,倒也夠吃上小半夜了。

    “梧桐這樹真有意思。”輕輕嗑著手中的梧桐子,雷思聰微笑道,“樹葉金黃,樹形極美,果實還能做成如此香脆的吃食,當真不錯。”

    說到這裏,他看向華鬘道,“小道長,你聽說過‘焦尾琴’的故事嗎?”

    “似乎……沒聽過。”華鬘也喝了一口甜絲絲的桂花酒,抬頭問道,“我隻隱約對這個名字有點印象,這好像是一把很名貴的琴?”

    “這是四大名琴之一,而且是一把很有傳奇色彩的琴。”對方回應道,“相傳它是東漢時期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所作的。

    據說蔡邕在隱居吳地的時候,有一天偶然路過鄉下一戶人家,聽見那家人燒柴火做飯的木材燃燒聲異常悅耳,很顯然這火堆裏的,是一塊極適合做琴的材料。

    蔡邕見如此良木竟被當作柴火燒了,就趕緊上這戶人家說明一二,及時將這塊極好的製琴材料從火堆裏搶救了出來。

    那戶人家也很熱情友善,隨後就把這塊木頭送給了他。

    後來蔡邕果然用這塊半焦的木頭製作出了一把音色如天籟的名琴。

    又因為做琴的木頭在被搶救出來前已經被燒焦了一截,此截正好在琴尾,於是此琴便得名——焦尾琴。

    那塊差點被當成柴火燒掉,後變成一把名琴的木頭,便是梧桐木。”

    “還有這樣的事!”華鬘聽罷悠然神往,“那是不是有很多名琴都是梧桐木做的?”

    “對的。”雷思聰點點頭,“伯牙和鍾子期的名字你肯定聽過吧?

    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欣賞。當伯牙鳴奏之時,鍾子期能聽出‘巍巍乎若泰山’‘湯湯乎若流水’的誌氣,兩人成為知交好友。

    後來鍾子期去世,伯牙便絕弦,終身不再演奏。

    所謂‘高山流水覓知音’‘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大約便是如此了。

    當年伯牙鳴奏之琴,或說上古名琴,據說基本上都是梧桐做的。”

    雷思聰一邊說著,一邊悠悠地喝酒剝梧桐子,華鬘支著下巴坐在桌子前,聽得入迷了。

    “大哥,這故事真有意思,你能不能再說一個?”

    一雙明亮亮的眼睛看著他。

    雷思聰的心一顫,感覺嗓子忽然有些幹,急忙起身給自己倒了一杯用梧桐葉泡的熱茶,然後坐回座位。

    “那我再說一個達摩祖師的故事,你覺得怎樣?”他雙眼帶笑地說道。

    華鬘搗蔥似地點頭。

    “達摩祖師是禪宗始祖,據說他曾在少林寺無日無夜地參禪九年,以頓悟佛法。

    但據說即使是精神力強如達摩祖師,在參禪數年後,依舊感覺到困意不住襲來。於是一心向佛的祖師便將眼皮取下,投於土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