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章 扼殺還是窒息(2)(1/2)

作者:塵世牧人字數:6760更新時間:2019-10-26 09:52:35

    “在他殺勒死的案例中,受害者受到攻擊至喪失意識之間要經過多長時間及在意識喪失到死亡之間又要多長時間,至今仍是病理學家難以回答的問題,你根據什麽得出極短時間內被害者就被掐死了的結論呢?”沈淵反問道。

    “頸部受壓而令人窒息的話,會引起喉上神經和迷走神經的反射,足以使被害者在幾秒鍾內血管來不及破裂就死亡了。”劉誌偉冷笑道,“請問,你的所謂毛細血管破裂怎樣解釋呢?”

    “我們看到的是繩子置於紙袋內對被害者施加勒頸,不明顯的勒痕足以說明凶手施加的力度不大,以以致於被害者頸靜脈雖受壓閉塞但頸動脈並沒有完全閉塞。椎動脈通暢隻能導致人的意識喪失較遲,死亡亦推遲。在此期間,被害者掙紮博鬥導致受傷的過程中難免不會導致毛細血管破裂。”

    “可是,為什麽沒有大量血液流出皮膚來?”劉誌偉冷笑道。

    “這其中一定有別的什麽原因。”沈淵據理力爭道。

    “你隻是一個研究昆蟲的,根本就不懂臨床法醫,你和我的觀點在兩條互相並排的平行線上,你認為我們的爭論有意義嗎?”

    “不,我的導師曾遇到類似的案例,我是從他那兒學到如何辨認屍體死亡時血流的流向和分布特點的。”

    兩人爭執了兩三分鍾後,劉誌偉提出休戰。

    沈淵也覺得沒必要再爭論了。唯一讓對方信服的辦法是找出更多合理的證據。雖然他未曾學過醫,但在拿到法醫執照及從事法醫職業前已經做足了功課。在讀博士期間,不但閱讀了大量有關法醫方麵的書籍,並經常跟隨法醫鑒定中心的法醫到野外看他們如何驗屍及如何收集物證。

    沈淵仔細觀察著屍體外表上的傷痕,突然注意到了死者胸部有幾個似乎是紐扣壓痕的小的圓形傷痕,在前肋骨上有一塊較大的傷痕。嘴部皮膚有明顯的擦傷。關於這些傷痕的產生,劉誌偉推測凶手為男性,有侵犯被害者生前身體的意圖,因此死者生前與凶手發生了搏鬥,從而在身體表麵上留下了一些傷痕,但凶手最終為什麽未得逞卻不得而知。

    “凶手應當是戴著手套握住裝有尼龍繩的紙袋進行扼殺的,第一次可能是力度不夠,才導致進行第二次扼殺。”劉誌偉分析道。

    他推測,在茶幾旁凶手有可能對死者進行了第一次扼殺。凶手是熟人,至少是她曾認識的人,被害者起初並沒有心裏防備。可能當凶手扼殺之際,被害者才意識到對方在做什麽,於是掙紮之間無意碰到了茶幾,使得上麵的紫砂陶茶具發生了傾倒。為了不留下指紋,凶手扼殺時手帶著手套,然後用紙袋包著尼龍繩進行扼殺。由於不是徒手,感覺上差了些,而且又是第一次實施這樣的扼殺方式,使得凶手可能無法判斷力度上的精準,導致被害者隻是暫時失去知覺。不過,不知什麽原因,凶手實施第一次扼殺後並未及時逃離現場。被害者醒來後,爬到門邊想呼救後被凶手實施了第二次扼殺。這次,她未能逃過劫難。

    沈淵並不讚同這樣的推理,因為這無法圓滿地解釋死者在博鬥過程中沒有皮膚流血的現象。沈淵仔細看了死者身上每一處的地方,又在下眼瞼處發現一處新的不怎麽顯眼的,且是驗屍記錄本上沒有注明的傷痕。組織上的傷痕通過顯微鏡可以觀察得很清楚,應當是死前不久留下的。這下他找到問題出在哪裏了。

    沈淵說,當身體受到傷害時,比如拳頭擊打在眼睛上,一開始我們看到的是青一塊紫一塊,一個小時左右身體就會慢慢地出血,這是身體免疫係統的一種自我修複。然而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全是鮮紅的血細胞,沒看到來修複組織的白細胞或炎症細胞,這說明形成傷痕還不到一個小時這個人就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