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6章 阿尾麗蠅的控訴(1)(1/2)

作者:塵世牧人字數:6298更新時間:2019-10-26 09:52:42

    沈淵為了這次庭審,準備了一係列的幻燈片,有當時的現場解剖圖拍照,有他作野外模擬實驗現場的錄像,還有他作實驗時記錄下的數據繪製成的圖表,以及適當的文字說明。

    “對形形色色的動植物來說,一具屍體是剛露出海平麵的島嶼,上麵有著各種各樣的極為豐富的資源。從腐爛開始,到資源耗盡,貢獻最大的當屬食腐動物。而食腐動物絕大多數又屬節肢動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昆蟲。在自然條件下,屍體上迅速布滿形形色色的生物種類。在屍體不同的腐爛時期,會出現不同的生物種類。而同一種生物種類,占據屍體後往往又出現周期或者有規律的生活時間。這就為我們昆蟲學破案提供了依據。

    蒼蠅最早到達屍體,並在屍體自然開口處或者傷口深處大量產卵,生活周期一般表現為四個階段:卵,幼蟲,蛹,蒼蠅成蟲。考慮到本案被害者被害時間與解剖時間相差很短,所以,我在這裏隻著重談論蠅的卵和幼蟲。之所以要詳細說明這一點,主要是想科學、客觀地說清我後麵作為本案辯護的理由。”

    沈淵繼續說道,“蒼蠅產卵之後,卵孵化的時間各不相同,這主要依據當地的氣溫和出現的蒼蠅種類而定。在初春季節,根據資料表明,湘南活動的食屍性蠅主要為巨尾阿麗蠅。後來,我在鳥島利用死豬作野外實驗時捕捉到過這種成蟲,並和萊市公安法醫從被害者身上取下的成蟲比較,兩者的生物特征相符,從客觀上證實了資料上的說法。因此,推定被害者的死亡時間所需要的主要實驗數據,就是以巨尾阿麗蠅在屍體上形成的卵和幼蟲的活動規律為基礎。

    關於案發時間的氣溫,我查閱了萊市去年的氣象記錄,那幾天是睛天。前後三天的氣溫數據如下,20℃~14℃,21℃~15℃,23℃~16℃,平均氣溫十八點一度。

    成蠅產卵於屍體,卵孵化後,幼蟲即以屍體為食,因而可根據幼蟲的生長發育情況,判斷死者的死亡時間。而幼蟲發育階段的確定重要指標之一就是體長。

    在18℃氣溫下,巨尾阿麗蠅產卵需要1.35天,即32.4小時。發育成17.09毫米的幼蟲需要曆時158小時,據此可以計算出發育成1毫米的幼蟲的時間大約為9.24小時。也就是說,巨尾阿麗蠅產卵後再發育成1毫米的幼蟲,曆經的時間為32.4小時再加上9.24小時,即41.64小時。當時解剖被害者的屍體時,幼蟲的最大長度接近了一毫米。這是一個什麽概念呢?就是說,被害者被害的時間距離被解剖的時間已有四十一個多小時。假設被告於解剖前一天的下午一點行凶,那麽案發時間與解剖時間隻相差28小時。那麽,問題來了,昆蟲學證據提供的被害時間還有13多個小時到哪兒去了呢?因此,隻能假定被害者的死亡時間發生在被告進鳥島之前的一段時間內。”

    庭審內一片嘩然。

    “等等。”檢察官說道,“請問,偉大的昆蟲學家先生,照你這樣推測,死亡時間應該發生在被告去鳥島之前的深夜,即淩晨零點左右。可是,晚上蒼蠅不會出來活動,而且晚間氣溫也低,不利於蒼蠅產卵。對此,你又作如何解釋呢?”

    “檢察官先生提出的問題正是我下麵需要進一步解釋的內容。上麵的數據是依照氣溫在十八度的情況下推測出來的。巨尾阿麗蠅停止產卵及幼蟲停止發育要在八度以下才會停止,所以,在當時的氣候條件下,巨尾阿麗蠅產卵及幼蟲的發育時間是連續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