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1章 天道人情(1/2)

作者:人一介字數:5464更新時間:2019-10-27 01:43:33

    “天道人情,是矯正正統不正問題的唯一標準!”

    

    聞人通今斬釘截鐵地回答。

    

    剛才聞人通今的一席話,讓大家統一了認識,現在大家都知道孔夫子的所謂正統,不但不是正統,而且是害人不淺的邪路。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這個所謂的正統不但違背了天意,而且與民意作對!

    

    幾位女士到此為止,對得出這個結論,達到這個認識已經心滿意足了。

    

    但是,百裏良騮和聞人博古可不會善罷甘休,他們需要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人同時問道:“如何解決問題?”

    

    聞人通今毫不猶豫,就對以“天道人情”。

    

    根據聞人通今的理解,天道是終極標準,人情是天道的表現。

    

    這個人情是所有人的需要、感覺、知識、理解等情感和智慧的綜合,不是少數人的高人一等的獨斷專行。

    

    當然更不是孔夫子的那種君王專製。

    

    這也不是說任何時候這個人情就絕對符合天意,而是說人情總是最靠近天意。

    

    這是一種自然過程,天道和人情的自然關係,如果有什麽不一致的地方,人情就會自我調整,這也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聞人通今對這個問題顯然通過深思熟慮,所以順口答出,可是其他人並沒有下過這個功夫。

    

    即使最應該懂得的聞人博古和百裏良騮也是懵懵懂懂。

    

    所以,百裏良騮接著問:“天道人情,都很飄渺,他們如何當標準?”

    

    聞人通今對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可以說心中有數,但是需要點兒時間措辭。

    

    聞人博古突然靈機一動,脫口說道:“我知道了!天道和人情的關係應該是“天有好生之德”對吧?

    

    “對對!就是這個!這個說法似乎是孔孟之道的一個說法嗎?如果是他說的,說明他也不是完全與天道對立,估計就是為了打壓政敵,才極力拉那些君王支持自己吧?”

    

    聞人通今『迷』『惑』道。

    

    “這還真不是孔夫子的孔孟之道!如果我記得不錯,這應該出自《尚書-大禹謨》一章,原文這樣記載,皋陶曰:‘帝德罔愆,臨下以簡,禦眾以寬;罰弗及嗣,賞延於世。宥過無大,刑故無小;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好生之德,洽於民心,茲用不犯於有司。’通篇說的是刑罰有罪之人,皋陶的觀點是,寧肯冒不按常規刑法以至於懲罰過輕,也不要殺了本來無罪的人,因為重視生命這樣的德行,是得民眾的歡心的;雖然皋陶在好生之德的前麵沒有加上主語,但是既然是徳,隻要重視生命者,都可以用在這裏,而上天是最高的一個好生的主體,因而上天被人們最常使用,因此就有了‘上天有好生之德’,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