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6章 家畜野獸(1/3)

作者:人一介字數:6318更新時間:2019-10-27 01:43:54

    “家畜野獸之間,有什麽區別呀,泛大叔?我怎麽看這裏的動物都和外麵的大不一樣呢。”

    

    看到牛牛子和那些牛牛,親密無間地裹在一起,如同家人朋友一樣轉頭離去,聞人異馨突然蹦出一個問題,然後就繼續了她的采訪,隻是采訪對象從牛牛子換成了泛源子。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百裏良騮的問題。

    

    作為古農專業的學生,畜牧業也是他的專業範圍之內。

    

    作為畜牧業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什麽時候那些野獸被馴養為家畜的。

    

    在專家的頭腦裏,這些家畜起初肯定都是野獸,經過一段時間、使用一定手段馴化以後,讓它們去掉野『性』,變得溫順,就成了家畜。

    

    當然後來進一步發展,有些家畜就變成了寵物。

    

    因此,從科學上說,野獸、家畜、寵物,代表了動物和人的關係的三種狀態,也就是和人的親密度不同的等級。

    

    一般的假設是這個變化過程要經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還要有特殊的手段,才能完成。

    

    可是既然這個變化過程是在曆史中實現的,就要找到時間上的證據,證明在哪個時間點之前野獸還是野獸,過了那個時間點以後,野獸才變成家畜。

    

    不過,這個時間點是很難找到證據的,甚至說根本就沒有證據。

    

    因為證據這個東西,即使當事人特意留下,也不見得能夠長久保存。

    

    比如現在出了一件事情,就做一個記錄。

    

    而這個記錄短期內可以保持良好,一旦時間太長,就難說了。

    

    有意識保留記錄尚且如此,何況沒有記錄的年代,如何能夠保存那些證據鏈。

    

    而在久遠年代那個野獸變家畜的時候,沒有人會特意還把那些事情記錄下來的。

    

    因此,這個變化的曆史證據,也就基本沒有希望能夠通過考古找到了。

    

    對曆史證據失去信心,人們在說這個野獸變家畜的過程和事實,就隻能停留在猜想上,因為這些說法哪怕是再多的人同意,也隻是一種未經證實的假說。

    

    這種狀態時間一長,也就形成了兩類後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