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10章 第一印象(1/5)

作者:人一介字數:14436更新時間:2019-10-27 01:46:38

    第一印象,眼前這個書生也就二十多歲一個青年,風流倜儻,綸巾羽扇。

    

    頭上戴著的綸巾不是太多見,手中搖的羽扇則是特有名。

    

    綸巾不多見的原因,是因為現代人早就不用這種東西束頭了。

    

    他們或者是留個現代發型,就此招搖過市;或者帶個帽子,用來遮蓋腦袋。

    

    又省事有安全,遮涼保暖的『性』能還特好。

    

    綸巾,就是一個三尺見方的青布,用一個特殊的方法,包在腦袋上。

    

    因為早期的時候,諸葛亮專門帶著個東西,因此又稱之為“諸葛巾”。

    

    這種諸葛巾,因為按當時也就是漢代的長度是三尺見方,那時的一尺,相當於現代的693寸,也就是接近7寸。

    

    所以到了現代,這種綸巾,也就是長寬各有二市尺的一塊方布了。

    

    要說這樣一塊方布,如何飄逸灑脫的綁在腦袋上,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綁的不好的話,不但不能給佩戴的男子增加什麽招風度數,反而成了他的累贅。

    

    沒見到那個玄空道長,好好的一頂混元巾道士帽都給他搞丟了,何況那個不是帽子隻是一塊方布的綸巾。

    

    相比之下,儒家對於帽子的重視程度更加高於道教,因為他們向來提倡衣冠正代表的是心術正。

    

    甚至還說什麽,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由此而知,那個帽子不但要帶,而且必須要戴正。

    

    不戴、戴個破帽子、戴了帽子又搞丟了,都是不成體統的。

    

    而儒家把正衣冠、知興替、知得失,並列在一起,就知道這三者是賢人大德別不可少的基礎要求。

    

    而在這三個要求中,正衣冠擺在第一位,可見衣冠不整,在儒家眼裏,就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販夫走卒之流。

    

    因此,儒家士子出來行走,會見各方成名人士,端端正正戴一頂好帽子是必不能少的。

    

    有了好帽子,當然就要有配套的服裝搭配在一起,否則就成了嚇唬烏鴉的稻草人。

    

    還有一說,現在西人的服裝流行,正式場合不穿西裝,就覺得沒有入流一樣。

    

    不過,正宗的儒家士子絕不這樣認為。

    

    因為他們要戴綸巾。

    

    腦袋上戴綸巾,脖子上係領帶,叫上蹬著皮鞋,看上去絕對是一個戲子。

    

    扮演的角『色』,就是活脫脫一個土老帽進城。

    

    正式的裝束,應該是頭上綸巾,身穿長袍,不要馬褂,腳蹬布鞋。

    

    最好是出自家中老婆親手拿出來的鞋底和鞋幫製成的手工品。

    

    當然,換換樣也能將就,但是絕對不會有那種天然的純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