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510章 各路烽煙起亂入時空(1/5)

作者:人一介字數:26702更新時間:2019-12-12 02:20:35

    完,也不等任何反饋,他聞人博古就開始起來;因為他可以對著係統話,那位翦不佞可以收到,當然所有聽眾都可以聽到,這是直播係統的一個設定功能。

    “首先,我要針對翦老前輩的第一個問題多幾句,就是關於史書上有些曆史內容沒有記載的問題,後生子我認為,那是史書的問題,不是曆史的問題。

    “翦老想必十分清楚,曆史和曆史書不是一碼事,盡管好的曆史書,應該正確地反映曆史。

    “所以為了澄清問題,也為了對那些不知道曆史這門學科相關知識的觀眾可以聽懂我們的是什麽,我要做一點普及工作,給大家基本道理。

    “當然,我的,對專家來可能太淺,對大眾來,又可能太深,所以我希望你們能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即使你們來不及作,我也隻能取你們的中間水平。

    “聽我完以後,目的是大家都對這門學科有了一個基本的理解。

    “這裏,我必須先介紹一些曆史學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識。

    “第一,什麽是曆史?

    “回答:所謂曆史,實際是包含真實的曆史和書寫的曆史這兩個不同、卻往往混在一起的東西。

    “這二者的關係是這樣的,如果我們不通過書寫的曆史,我們就不可能知道真實的曆史。

    “但是,二者的不同是必須注意的;那就是,高度概括地,即使寫的再好的曆史也不等同真實的曆史。

    “這種不同,其一,是在全麵性上,沒有任何人可能把所有曆史時期、所有人、所有事情,都寫進曆史。

    “其二,是在對曆史素材的選取上,也就是作者麵對雜亂的原始資料,必須有的采用,有的舍棄,不可能全部收進曆史。

    “也就是,隻有一部分曆史事實可以被包括在書寫的曆史中。

    “這就涉及到作者的信仰立場了。

    “因為曆史學家也和其他人一樣,有思想,有喜惡,有判斷,所以,他所寫的曆史,都是他選材的結果。

    “而他選材的標準,當然和他的信仰協調一致。

    “除了這個重大原則以外,還有一條,就是他如果受條件所限,而且肯定會受到限製,他一定隻選取他認為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入史。

    “第二,寫史方法,最普遍的方法,就是夾敘夾議。

    “我們知道真實的曆史和書寫的曆史不同以後,就注重到書寫的曆史上。

    “因為真實的曆史是我們要了解的對象,而書寫的曆史是我們的了解真實曆史的渠道,也是我們研究了解的總結。

    “所以對書寫曆史用什麽方式寫作的了解,就變得很重要。

    “就夾敘夾議這個方式來,隻寫史實,叫做敘,也就是敘述曆史事實。

    “如果對一些曆史事實給予價值衡量,然後進行評論,就是議,也就是對曆史事實進行評價,並且表達出來。

    “這個對曆史事實的評價,顯然是根據該史學家的信仰或者立場,或者根據大家都接受或者公認符合大家道德觀的標準進行的。

    “這個泛泛地講,沒有問題。

    “問題是,這個立場,基本上沒有人事先聲明,廣而告知,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作者的立場是什麽,甚至不知道他有沒有立場,立場是堅定,還是搖搖擺擺。

    “隻有依靠讀者自己去分辨,他們依據的標準什麽,為什麽曆史上的某件事情是積好行善,某些事情是罪大惡極。

    “如果讀者不願意或者沒有能力分辨,最好這種狀態隻限於他自己。

    “那就不要斷定甚至宣稱哪位史學家是不偏不倚地直曆史事實,而實際上他是有立場的。

    “因為他實在是把自己的論斷放在其中了,並不是純粹的曆史事實。

    “當然,對於書寫和評價曆史,實際上事情是更複雜的。

    “雖然夾敘夾議幾乎是所有曆史文獻的表達方式,其實即使是敘述的部分,也並不是沒有立場。

    “舉例吧。我們都知道所謂的‘春秋筆法’,如果有人不知道的話,明他有可能是理科生,哈哈!

    “‘春秋筆法’,應該是根據孟子的一句話‘孔子作春秋,亂賊臣子懼’抽象收縮而成的一個治史原則

    “春秋筆法又稱微言大義,指行文中雖然不直接闡述對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卻通過細節描寫,修辭手法(例如詞匯的選取)和材料的篩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作者主觀看法。

    “作著通過使用‘春秋筆法’,在記述曆史時,暗含褒貶,把自己的喜好和厭惡帶入他表述他的觀點的曆史著作中

    “比如,置人死地的動詞用殺、弑、誅,其實各有深層含義

    “殺,指無罪而殺取人性命。

    “弑,指以下犯上,取了更高一級的人命。

    “誅,則指有罪、有理而殺。

    “如果一位作者不但隻選他自己滿意的史料,而且充滿了對曆史史料的論斷,就必須對他的文字進行甄別,知道那些出於他的思想,那些來自曆史。

    “泛泛而論,沒有任何一部曆史書,可以免除這樣的甄別。

    “第三,寫史態度,就是作著是用直筆,還是用曲筆。

    “直筆就是按照確定的原則去描述曆史。

    “曲筆就是屈服於壓力放棄原則不安事實真相描述曆史。

    “中華上國曆史上直筆寫曆史最有名的例證就是司馬遷,傳言他受腐刑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堅持直筆寫史,當然直接的原因是因為他為投降的李陵求情而觸怒漢武帝

    “不過看中華上國曆史,時代越近,直筆越少,曲筆越多

    “到後來,‘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為親者諱疾’的禮訓,就占領了史學領域,取代了直筆傳統,以至於明清以降,直筆絕跡,曲筆獨行

    “以至於到了後來,胡適先生的‘曆史如同一個姑娘,任人打扮’就成了一個無奈的主流,因為曆史都是勝利者所書寫,代表的勝利者的立場和喜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